《兰陵王 荷花》
时间: 2025-01-04 11:31: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陵王 荷花
作者: 陈霆 〔明代〕
野塘碧。云锦天机乍织。垂杨外,红日半酣,翠盖亭亭拥倾国。晚来溪雨息。乱泻明珠苍璧。风帘卷,画阁尽开,一味清香送凉入。携樽,近花侧。问娇艳何如,六郎颜色。芳洲别浦羞孤特。正一钩新月,画船十里,浣纱人去歌韵寂。望中水云隔。回首,又秋逼。渐香老红衣,飞趁潮汐。寒烟败苇添愁戚。似相对共叹,离怀无极。残阳影里,有宿鹭,黯凝立。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野塘旁,云彩像锦缎般交织。垂柳外,红日正半醉,绿叶高高托起倾国之美。傍晚时分,溪水的雨声停止,水珠纷纷洒落,如同明珠坠落在苍璧上。风帘轻卷,画阁尽开,清香的气息带着凉意飘入。携着酒樽,靠近花旁,问那娇艳的花儿,哪一朵比得上六郎的容颜?芳洲边的别浦,羞于孤独特殊。此时一弯新月,画船行驶十里,浣纱的人儿离去,歌声也随之寂静。望着水天相隔,回过头,又感到秋意逼近。渐渐地,红衣的香气老去,像潮水般飞去。寒烟笼罩败苇,增添了愁苦。似乎我们彼此叹息,离别的愁苦无穷无尽。残阳的影子里,有只栖息的白鹭,黯然伫立。
注释:
- 野塘: 指的是田野间的水塘,环境清幽。
- 云锦: 精美的云彩,形容天色的美丽。
- 垂杨: 垂柳,形容柔美的柳树。
- 翠盖: 形容繁茂的树叶,高高耸立。
- 清香送凉入: 形容花香带来的凉意。
- 六郎: 可能指代某位英俊的男子,诗中对美的追求。
- 浣纱: 梳理纱线,常见于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
- 寒烟败苇: 寒气笼罩着枯萎的芦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风格细腻优雅。
创作背景:
《兰陵王 荷花》创作于明代的某个夏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兰陵王 荷花》描绘了荷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同时蕴含了诗人对离别和秋天来临的感伤。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充满了夏日的气息。开头几句通过描绘野塘、云锦、红日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随后,诗人通过与花的对话,表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的意象丰富,尤其是“新月”、“浣纱人”、“寒烟败苇”等,皆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特别是在描绘秋意时,诗人通过“回首,又秋逼”一句,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
整首诗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描写,还有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广阔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塘碧: 描述了水塘的清澈与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云锦天机乍织: 天空的云彩如同精美的锦缎,暗示了神秘的自然之美。
- 垂杨外,红日半酣: 红日正沉醉于西沉,体现了黄昏时的美好时光。
- 翠盖亭亭拥倾国: 形容荷花的繁盛,高耸的形态仿佛是倾国之美。
- 晚来溪雨息: 傍晚的溪水雨声渐渐停止,造成一种静谧的氛围。
- 问娇艳何如,六郎颜色: 诗人问花儿的娇艳与美丽的男子相比,表达了对于美的追求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云锦”来比喻天空的美丽,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 “问娇艳何如”使得花儿仿佛有了灵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荷花的美丽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 代表着高洁、美丽,象征着纯净的心灵。
- 新月: 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残阳: 代表着日落,象征着时间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
- 白鹭: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愁苦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六郎”指的是谁?
- a) 一位英俊的男子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画家
-
诗中“寒烟败苇”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激动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自然美
- b) 人生离别
- c) 爱情
答案:
- a) 一位英俊的男子
- b) 悲伤
- b) 人生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陈霆《兰陵王 荷花》与白居易《忆江南》对比: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但陈霆更侧重于通过荷花等意象表达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而白居易则更直接地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但情感的深度和表达方式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诗词名家与作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