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紫崖韵和彬卿》

时间: 2025-01-01 16:19:52

捐躯难报圣明君,补拙惟将一寸勤。

为政但当求实效,劝农何敢具虚文。

夜来江上一犁雨,晓起山前万锸云。

愿得岁丰民物阜,素餐犹可度朝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捐躯难报圣明君,
补拙惟将一寸勤。
为政但当求实效,
劝农何敢具虚文。
夜来江上一犁雨,
晓起山前万锸云。
愿得岁丰民物阜,
素餐犹可度朝曛。

白话文翻译

为了报效明君,宁愿捐躯也难以回报,
我能做的只有用一寸的辛勤。
从政的工作只求实际的效果,
劝农的道理怎么敢写得空泛无物。
昨夜江面上洒下了一场雨,
清晨山前却飘浮着万千的云。
希望能有丰收的年景,民众物资充足,
即使只是吃顿素餐也能安然度过晨曦。

注释

  • 捐躯:指为了国家或君主而牺牲生命。
  • 圣明君:指明智的君主。
  • 补拙:弥补自己的不足。
  • 一寸勤:形容努力工作。
  • 求实效:追求实际的效果和成果。
  • 虚文:空洞的文字,缺乏实质内容。
  • 犁雨:形容雨水滋润土地,如同犁地一般。
  • 万锸云:形容云层如同锸子一样,形态各异。
  • 岁丰民物阜:希望有丰收的年景,人民生活富足。
  • 素餐:吃素的饭,象征简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都中,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质朴,常以农事为题材,表达对百姓生计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元代社会动荡、农民生计艰难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对明君的忠诚。

诗歌鉴赏

王都中的《依紫崖韵和彬卿》是一首充满对百姓深切关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之作。诗的开头以“捐躯难报圣明君”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与无奈,虽有心报效却力有未逮。接着,他用“补拙惟将一寸勤”来强调自己虽有不足,却愿意以勤劳来弥补。

接下来的几句则突出了诗人对实际治理的看法,认为从政者应追求实效,而非空洞的文字,这一观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尤为重要,真实反映了人们对官员的期待。诗中提到的“夜来江上一犁雨,晓起山前万锸云”,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暗示着丰收的希望。

最后两句“愿得岁丰民物阜,素餐犹可度朝曛”表达了对百姓生活富足的期盼,乃至于一种宁静的生活愿景。从全诗来看,不仅有对君主的忠诚,更有对人民生活的关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捐躯难报圣明君:表达了为国献身的决心与对君主的尊敬。
  2. 补拙惟将一寸勤:虽有不足,但愿意用勤劳来补偿。
  3. 为政但当求实效:从政者应追求实际效果,而非空谈。
  4. 劝农何敢具虚文:劝农务实,不能写出空洞的理论。
  5. 夜来江上一犁雨:形象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场景。
  6. 晓起山前万锸云:清晨山前的云彩形态各异,似乎在预示着丰收。
  7. 愿得岁丰民物阜:祈愿每年都有丰收,百姓生活富足。
  8. 素餐犹可度朝曛:即使简单的素食也能安然度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上一犁雨”,将雨比作犁,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富有韵律感。
  • 拟人:如“万锸云”,赋予云彩以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百姓生活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明君的忠诚,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江水:象征滋润与生机。
  • :代表丰收的希望。
  • :象征变化与可能性。
  • 素餐:代表简朴生活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都中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夜来江上一犁雨”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暴风雨
    • B. 干旱
    • C. 丰收的希望
    • D. 冬雪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情感
    • B. 对国君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怀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战争

答案

  1. C. 元代
  2. C. 丰收的希望
  3. B. 对国君的忠诚与对百姓的关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王都中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但王之涣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而王都中则更关注于社会民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理解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