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
时间: 2025-01-04 11:27: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菊对芙蓉
作者: 陈永正
云逼平芜,鸦横暮渚,荒烟低冱重城。
渺沧波十里,都染尘腥。
维舟怕向中流上,总消磨鼓枻心情。
邻船脆管,听来浑似,旧日歌声。
遥岸沈沈不见,甚鹅潭夜月,都幻流萤。
向风前持恨,何止新亭。
无端碎浪凉如泪,溅青衫不辨分明。
鱼龙睡也,年年空任,潮落潮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黄昏,低沉的云层压在广袤的平原上,乌鸦在暮色中的水边飞翔,荒凉的烟雾笼罩着沉重的城池。远处的江水波澜起伏,弥漫着尘埃和腥味。小舟在水中行驶时,心情总是不能如愿,仿佛在无尽的思念中消磨。邻近的船上传来的乐声,似乎勾起了往日的回忆。遥远的岸边模糊不清,鹅潭的夜晚月亮也仿佛成了流萤。面对风,心中怀恨,何止是在新亭之上。无缘无故,碎浪如泪,溅湿了青衫,难以辨别泪水和江水的分界。鱼龙沉睡,每年都在无奈中经历潮起潮落。
注释
- 云逼平芜:阴云压迫着平原,表现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 鸦横暮渚:乌鸦在黄昏时飞翔,增添了孤寂的感觉。
- 荒烟低冱重城:指雾霭笼罩着沉重的城池,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意境。
- 渺沧波十里:波浪渺茫,十里之遥,传递出一种遥远与无奈的感觉。
- 维舟:指乘船,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徘徊与无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永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创作受到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孤寂,借景抒情,表达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金菊对芙蓉》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传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比与对照,不同于盛夏的热烈,秋天的景象显得沉静而略带忧伤。开头通过“云逼平芜,鸦横暮渚”展现出一种压抑的氛围,紧接着描绘水面波澜与尘腥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在诗的后半部分,邻船的旧曲声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遥岸沈沈不见”则表现出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孤寂与失落。这种情感在“无端碎浪凉如泪”中得到了升华,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形成了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且层次分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种种景象,并通过这些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感受,使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逼平芜:描绘出阴沉的天气,暗示心境的压抑。
- 鸦横暮渚:乌鸦的出现增强孤独感。
- 荒烟低冱重城:荒凉的景象与沉重的城池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沉重感。
- 渺沧波十里:远方的水波与尘腥气,暗示对昔日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
- 维舟怕向中流上:表达诗人对未来的无力感。
- 邻船脆管,听来浑似,旧日歌声:音乐勾起旧日的回忆。
- 遥岸沈沈不见:景与情的结合,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无端碎浪凉如泪:浪花与泪水的比喻,深刻表达情感。
- 鱼龙睡也,年年空任,潮落潮生:总结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浪花比作泪水,增强情感的真实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 云:象征压抑的情绪。
- 乌鸦:代表孤独与凄凉。
- 江水:象征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奈。
- 青衫:暗示诗人的无奈与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云逼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晴空万里
- B. 阴沉压抑
- C. 风和日丽
-
“无端碎浪凉如泪”中“凉如泪”比喻什么?
- A. 心情沉重
- B. 自然景象
- C. 旧日回忆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金菊对芙蓉》和《静夜思》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后者则是直接的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当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现代诗人传记》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金菊对芙蓉》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