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慢 真坐》
时间: 2025-01-01 13:1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城子慢 真坐
作者:王吉昌 〔元代〕
修真万缘撇。心地下功夫要刚烈。
育愚拙。放四大自在安闲不惙。
志如铁。强斩马猿双足折,罢颠劣都收归寂灭。
八关六腑三宫,总和畅,万神悦。
龟息玄通无间,得澄湛子母,团圆交结。
两情泄。显阳体炼就飞行时节。
意冰洁。造化真空归物外,无为道圆成还若缺。
放开性月辉辉,贯乾坤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修真和心境的追求。首先,抛弃各种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心境需要坚定而刚烈。培养愚拙的心态,放下对四大(地、水、火、风)的执念,保持自在与安宁。志向如同铁一般坚定,要斩断世间的杂念和困扰,最终归于沉寂的境地。身体的各个部位协调一致,感受到万神的欢悦。通过沉静的呼吸,达到无间的状态,得以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之间的情感得以释放,阳光般的体态在飞行的时节中得以显现。心意如冰般洁净,造化的真空超脱于物质世界,无为的道理得以圆满,似乎又有所缺失。最终,放开自我,月光辉煌,贯穿天地。
注释:
- 修真:指修炼真理,追求道理的过程。
- 四大:指地、水、火、风,古代哲学认为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
- 八关六腑三宫:八关指的是八个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关口,六腑为六个内脏,三宫则是形容身体的三大部分。
- 龟息:指一种深呼吸的方法,形容呼吸的悠长和深沉。
- 澄湛:形容清澈明亮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心境的纯净。
- 道圆成:指道理的圆满实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吉昌,元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见解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作品常常融入道教思想,强调内心的修炼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江城子慢 真坐》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的时期,正是人们对内心平静和真理追求的呼唤,反映了道家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而著称,展现了作者对修真的独特理解。开篇就抛弃世俗的纷扰,强调内心修炼的重要性,显示出了坚定的决心。词中多次提到的“志如铁”和“放四大自在”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个体内心的重视,强调在纷乱的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坚定。
此外,词中对身体的描写,如“八关六腑三宫”,不仅表现了身体的和谐,更是对整体生命状态的追求。通过“龟息玄通无间”,将呼吸与天地的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词中提到的“放开性月辉辉”,形成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修真万缘撇:抛弃万千缘分,专注修炼真理。
- 心地下功夫要刚烈:内心需努力修炼,才能坚定不移。
- 育愚拙:培养一种淳朴的心态。
- 放四大自在安闲不惙:不再执着于四大,保持自在与安宁。
- 志如铁:意志坚定如铁。
- 强斩马猿双足折:斩断杂念,解除烦恼。
- 罢颠劣都收归寂灭:将所有的困扰归于沉寂。
- 八关六腑三宫:身体各部分协调,和谐共生。
- 总和畅,万神悦:达到和谐,感受到万神的欢悦。
- 龟息玄通无间:通过深呼吸达到无间的境地。
- 得澄湛子母:获得清澈明亮的心境。
- 团圆交结:回归自然的团圆与和谐。
- 两情泄:情感得以释放。
- 显阳体炼就飞行时节:阳光般的身心在飞行的时节中得以显现。
- 意冰洁:思想如冰般纯净。
- 造化真空归物外:超脱于物质,达到真空的境地。
- 无为道圆成还若缺:无为的道理圆满,仿佛又有所缺失。
- 放开性月辉辉,贯乾坤彻:放开自我,如月光般辉煌,贯穿天地的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志如铁”,将志向比喻为铁,突出其坚韧不拔。
- 对仗:诗中有较多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如“月辉辉”,形成一种清冷、明亮的意象,暗示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内心修炼和对自然的感悟,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道教思想的核心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辉:象征宁静与清明,代表内心的纯净。
- 龟息:象征深邃的智慧与内心的安宁。
- 志如铁:象征坚定的意志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自然的热爱 -
“志如铁”中的“志”指的是什么? A. 体力
B. 意志
C. 感情
D. 事业 -
诗中提到的“四大”是指哪些? A. 地、水、火、风
B. 生、死、爱、恨
C. 天、地、风、云
D. 明、暗、静、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出对内心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江城子慢 真坐》与《月夜忆舍弟》(杜甫):两者都探讨了内心情感与自然,但王吉昌更侧重于修炼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与诗歌》
- 《道教文化与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