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 残月》
时间: 2025-01-01 13:05: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分明消尽恹恹样,堪怜一痕无主。愁不禁秋,瘦难成影,耐得几多酸楚。前踪漫数。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挨到而今,料应灵药亦无补。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曲绕肠回,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催残禁鼓。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愁,仿佛一切都已消逝,只留下无主的孤独痕迹。愁绪在秋天愈发加重,瘦弱的身影难以承载内心的痛苦。往事已成追忆,曾经的美好已被遗忘,不必再提那些妩媚的容颜。如今的我,恐怕任何药物都无济于事。前世我究竟做了什么,竟累及青天碧海,常伴风露之中。那种纠缠的心情,黯然神伤,似乎连银色的海湾都变得遥不可及。鼓声催促着我,仿佛斜靠在熏香的笼子里,夜晚的凉意凝聚成雾。独自一人,心中无处倾诉。
注释:
- 恹恹样: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
- 痕无主:指留下的痕迹没有归属。
- 瘦难成影:形容身影消瘦,难以成形。
- 灵药:指能治愈心灵创伤的药物。
- 青天碧海:象征广阔的天地与美好的自然环境。
- 银湾遥阻:比喻遥远的理想或目标。
- 薰笼:指熏香的笼子,营造出幽雅的气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恒,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较少记载。其诗风多表现内心情感,尤其擅长描绘忧伤与孤独。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其人生低谷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如此江山 残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往昔的追忆。全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开篇即以“分明消尽恹恹样”引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中多次提及愁苦与孤独,表现了对生命中美好过往的怀念,却又无奈于现实的残酷。
诗中“前身曾做底事,累青天碧海”一语,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显露出一种人生的无奈,似乎在质疑自己曾经的选择与努力是否值得。全诗的结构松散,却又通过情感的渲染形成了紧密的整体,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后一句“有怀谁共诉”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令人怅然若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分明消尽恹恹样”:清晰地描绘了一种无精打采的状态。
- “堪怜一痕无主”:感叹孤独的痕迹无处归属。
- “愁不禁秋,瘦难成影”:秋天的愁苦愈加明显,身影消瘦。
- “已负了团圞,休言眉妩”:以往的美好已成往事,不必再提。
- “料应灵药亦无补”:即使有灵药,也无法治愈内心的创伤。
- “累青天碧海,长伴风露”:回忆过去的美好,伤感于失去。
- “黯拚魂断,险胜银湾遥阻”:形容内心的痛苦与追求的遥远。
- “似斜倚薰笼,夜凉凝雾”: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凄凉的氛围。
- “扶起零丁,有怀谁共诉”:孤独地寻求倾诉的对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累青天碧海”比喻过往的美好。
- 拟人:将情感具象化,如“愁不禁秋”。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哀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残月:象征孤独与凋零,暗示生命的无常。
- 秋:常常与愁苦相联系,代表了生命的渐渐逝去。
- 青天碧海:代表美好与希望,但同时也隐含着失去的惋惜。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恹恹样”指什么样的状态?
- A. 精力充沛
- B. 无精打采
- C. 欢快活泼
- 诗中提到的“灵药”指的是什么?
- A. 物质药物
- B. 能治愈心灵创伤的东西
- C. 传统中药
- 诗中最后一句“有怀谁共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寂寞与孤独
- B. 快乐与欢愉
- C. 愤怒与不满
- 诗中“恹恹样”指什么样的状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的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思乡与孤独的结合。
-
诗词对比:
- 陆恒的《如此江山 残月》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是对孤独与忧愁的探讨,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洒脱与豁达,而陆恒则沉浸在细腻的情感中,显得更加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