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

时间: 2025-01-01 13:32:05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闺
作者: 谢榛 〔明代〕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远望江天,尽头模糊,映衬着秋霜洒落在白色的水草上。可怜那南飞的大雁,却不为依靠在楼上的人而停留。

注释

  • 目极:目光所及的尽头。
  • 江天远:江面与天空相接的地方,显得遥远而空旷。
  • 秋霜:秋天的霜,象征寒冷和凋零。
  • 白蘋:水中生长的白色水草。
  • 可怜:可惜、怜惜。
  • 南去雁:指向南方迁徙的大雁。
  • 倚楼人:指诗人或其他人在楼上依靠观望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孤独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秋天的惆怅与思索。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尤其是在描写秋冬季节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榛(约1567-1624),明代诗人,字景萱,号紫云,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多感孤独与忧愁,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秋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惆怅。首句“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江天画面,遥远的天际与水面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无尽的苍茫感。秋霜的降临,象征着寒冷的到来,也暗示着生命的凋零。而“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则通过南飞的大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大雁南飞,意味着离别与迁徙,而它们的飞翔却与楼上的人无关,暗示着诗人感到被孤立于外界,无法与自然和他人产生联系。

整首诗简洁而有力,四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谢榛对秋天的敏锐感受与自我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在这个冷清的秋日中,既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意识到自身的孤独,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目极江天远”:描绘诗人目光所及的广阔秋天的江面。
  • “秋霜下白蘋”:秋霜的降临使水草显得更加洁白,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
  • “可怜南去雁”:诗人对南飞大雁的怜惜,传达出对离别的感伤。
  • “不为倚楼人”:大雁的飞行与诗人无关,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秋霜和南雁均象征着离别与孤独,深化了情感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秋天的孤独感,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深刻交融,表达了对生命流逝与离别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广阔与孤独。
  • 秋霜:象征寒冷与生命的凋零。
  • 白蘋:象征纯洁与孤寂。
  • 南去雁:象征离别与迁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目极江天远”中的“目极”是指什么? A. 眼睛的极限
    B. 视线所及的最远处
    C. 极光

  2. 诗中提到的“南去雁”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迁徙的喜悦
    B. 离别的伤感
    C. 大雁的壮丽

  3. 诗人通过“白蘋”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谢榛的《秋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谢榛更侧重于表现个人情感的孤独,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谢榛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