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雪登楼
作者: 谢榛 〔明代〕
天垂楼外云,雪变城中树。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时节,雪花飘落的景象。诗人站在楼上,望向外面,看到天空中低垂的云朵,雪花将城中的树木变得如同披上白色的衣裳。春寒依旧,四处都透着寒意,乌鸦在空中啼叫,似乎又要飞走了。
注释
- 天垂:形容天空低垂,给人一种压迫感或阴沉的感觉。
- 楼外云:指楼外的云彩,暗示天气阴沉。
- 雪变城中树:雪花覆盖在城市的树木上,使树木变得洁白。
- 何处不春寒:哪里不是春天的寒冷呢?表达一种普遍的寒意。
- 鸦啼:乌鸦的叫声,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字云卿,号天池,明代诗人,擅长诗歌和散文。谢榛的诗风典雅、清丽,常常融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雪后春寒的时节。诗人在楼上远眺,感受到春天的寒冷和雪景的美丽,可能是出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春雪登楼》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人透过窗外的雪景,描绘出一个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寒意的春天。首句“天垂楼外云”便设下了整个诗的基调,低垂的云朵仿佛在压抑着大地,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接下来的“雪变城中树”则是一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白雪覆盖的树木在春天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纯净而美丽,但却也让人感到一丝寒冷。诗的后两句“何处不春寒,鸦啼又飞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春寒的感觉,乌鸦的啼叫打破了宁静,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孤寂。全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既有欣赏之美,又有对寒冷的感叹,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垂楼外云: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层低垂,给人一种阴沉的感觉,暗示天气不佳。
- 雪变城中树:通过“雪变”表现出雪花的覆盖效果,使树木显得如同白色的雕塑。
- 何处不春寒:表达了春季依然寒冷的普遍性,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迟迟未至。
- 鸦啼又飞去:乌鸦的啼叫象征着孤独与离别,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天垂”与“雪变”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乌鸦的啼叫仿佛在诉说春寒的故事,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意象:雪、云、树、乌鸦等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寒冷的春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描绘,探讨了自然的美与人内心的孤寂,表现了春天的迟到与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美丽,但也带来寒冷。
- 云:代表阴霾的天气,暗示着压抑和沉闷。
- 树: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在寒冷的春天显得无奈。
- 鸦啼:象征孤独和离别,增强了诗的凄凉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雪变城中树”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寒冷的冬天
B. 春天的美丽
C. 秋天的落叶
D. 夏天的繁茂 -
“何处不春寒”的意思是? A. 春天是温暖的
B. 春天无处不寒冷
C. 春天很美丽
D. 春天的花开了 -
诗人通过乌鸦的啼叫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离别
C. 愤怒
D. 幸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绘夜景与孤独感的诗作。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展现春的气息。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但《春雪登楼》更侧重于春雪带来的复杂感受,而《静夜思》则是对思乡之情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谢榛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