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下联句》

时间: 2025-01-17 09:33:17

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

——广宣

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

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

——李益

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

敬瞻疑涌见,围绕学无生。

——杜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佛刹接重城,红楼切太清。
紫云连照耀,丹槛郁峥嵘。
广宣榱栋烟虹入,轩窗日月平。
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
李益松韵风初过,莲陂浪欲倾。
敬瞻疑涌见,围绕学无生。
杜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佛教的庙宇与繁华的城市相接,红色的楼阁与清澈的水面交相辉映。紫色的云彩映照着宁静的环境,红色的栏杆显得格外壮丽。烟雾缭绕的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窗外的日月交相辉映。傍晚时分,五陵的轮廓参差不齐,八条河流清晰可见。李益在松林间感受到轻风拂面,莲花池的波浪似乎要倾泻而下。敬畏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种疑惑的涌动,围绕着我的是无生的学问。


注释:

字词注释:

  1. 佛刹:佛教寺庙的意思。
  2. 重城:繁华的城市。
  3. 红楼:红色的楼阁,象征富丽堂皇。
  4. 紫云:紫色的云彩,常与美好景色相联系。
  5. 丹槛:红色的栏杆,突出建筑的装饰。
  6. 榱栋:指房屋的梁柱。
  7. 轩窗:高窗,指明亮的窗户。
  8. 五陵:指古代帝王墓地,象征历史。
  9. 莲陂:莲花池,景色优美的水面。
  10. 围绕学无生:象征一种无尽的学习和探索。

典故解析:

  • 五陵:历史上有名的五陵是指汉代帝王的陵墓,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785年-约817年),字贞夫,唐代诗人,出身于山西,曾任职于京城长安,后迁居于南方。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及抒发个人感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在那个时代,诗人们常通过描写自然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诗歌鉴赏:

李益的这首《红楼下联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吸引着读者。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从“佛刹接重城”开始,诗人便将宗教与城市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在描绘自然景物时,李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紫云、丹槛等词汇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中的“参差五陵晚,分背八川明”一句,既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又暗含了历史的深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几句“敬瞻疑涌见,围绕学无生”则转向内心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哲学的探索与对知识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李益的艺术成就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佛刹接重城:佛教寺庙与繁华城市相连,展现宗教与世俗的交融。
  2. 红楼切太清:红色楼阁在清水上倒影,表现美景的对称。
  3. 紫云连照耀:紫色的云彩与阳光交相辉映,赋予画面梦幻的色彩。
  4. 丹槛郁峥嵘:红色栏杆装点得异常美丽,突显建筑的华丽。
  5. 广宣榱栋烟虹入:建筑的结构与烟雾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6. 轩窗日月平:窗外的日月交替,象征时间的流动。
  7. 参差五陵晚:傍晚时分,五陵的轮廓显得模糊而神秘。
  8. 分背八川明:八条河流在夕阳下分明可见,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9. 李益松韵风初过:诗人感受到松林间的清风,传达自然的宁静。
  10. 莲陂浪欲倾:莲花池的波浪似乎要倾泻,象征情感的激荡。
  11. 敬瞻疑涌见:对周围景物的敬畏与好奇,表现出一种探索的心态。
  12. 围绕学无生:围绕着无尽的学习与思考,展现对知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思。
  • 象征:五陵、莲陂等意象象征着历史与生命的流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李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佛刹:象征宁静与信仰。
  2. 红楼:代表繁华与美丽。
  3. 紫云:寓意梦幻与美好。
  4. 丹槛:象征富丽堂皇的建筑。
  5. 五陵: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变迁。
  6. 莲陂: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画面感,同时也承载了诗人对生活、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益的《红楼下联句》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人生哲理
    C. 宗教信仰
    D. 社会生活

  2. “参差五陵晚”中的“五陵”指的是: A. 五个著名的山脉
    B. 古代帝王的陵墓
    C. 五个河流
    D. 五个城市

  3. 诗中提到的“丹槛”主要指: A. 红色的栏杆
    B. 白色的墙壁
    C. 蓝色的天空
    D. 绿色的草坪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3.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加注重于情感的抒发与哲理的探讨。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的回顾,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李益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李益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