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
时间: 2025-01-04 08:4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
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白话文翻译:
紫府的真人向我赠送露水的囊,猗兰的灯烛还未照亮。
丹华花渴望早晨的阳光,金色的火焰在寒冷中却能照亮霜冻。
谁能与我在海曲一同吟唱美名,只有香气四溢的花儿来自河阳。
怎能忍受在谢氏庭前相见,一缕清香却染上了我的衣衫。
注释:
- 紫府真人:道教中的神仙,代表着高深的修行者。
- 猗兰:一种兰花,常象征高雅和清香。
- 丹华:丹色的花朵,象征美丽和希望。
- 乞曙:渴望晨曦。
- 金焰:火光,象征温暖与光明。
- 河阳:指的是河南的河阳,出产美丽的花草。
- 谢氏:指谢家,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家族,也象征着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子明,号青山,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及情感,风格独特,易于引起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借助庭前盛开的海石榴花抒发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是一首表现诗人对自然美与生命的思考的作品。首联以“紫府真人饷露囊”开头,迅速引入了道教文化,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同时,诗人用“猗兰灯烛未荧煌”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清雅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美感。
接下来的“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描绘了早晨的光景,诗人以花朵的渴望和火焰的温暖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诗中的“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知音的渴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两句“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惜别之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府真人饷露囊:描绘了一位道教的真人送来的露水,象征着纯净与珍贵。
- 猗兰灯烛未荧煌:表明环境的寂静与清幽,灯烛尚未点亮,这里暗示了夜晚的安宁。
- 丹华乞曙先侵日:花渴望晨光,表现出对生机的期待。
- 金焰欺寒却照霜:火焰能驱散寒冷,照亮霜冻,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 谁与佳名从海曲:诗人渴望与友人一同吟唱美名,体现友情的珍贵。
- 只应芳裔出河阳:暗示美好的事物来自于河阳,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 那堪谢氏庭前见:提到谢家,表达一种内心的感慨。
- 一段清香染郄郎:清香的海石榴花染上了诗人的衣衫,隐喻着对美的追求与留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焰欺寒”,将火焰比作温暖的源泉。
- 拟人:丹华“乞曙”,将花朵赋予了人的感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蕴含深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府真人: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和灵性的追求。
- 猗兰:高洁和清雅的象征。
- 丹华:美丽与希望的象征。
- 河阳:美好与生机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紫府真人”指的是哪个文化中的角色? a) 道教
b) 佛教
c) 儒教
答案:a) 道教 -
“丹华乞曙”中的“乞”字可以理解为: a) 请求
b) 拒绝
c) 观察
答案:a) 请求 -
诗中提到的“谢氏”象征着: a) 财富
b) 友情
c) 美好事物
答案:b) 友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写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陆龟蒙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与孤独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