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塞上曲送元美
原文展示: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箭羽在寒冷的边塞上飞舞,胡人的烽火不断地传递到长安。
城头上洒满了西山的月光,多少征人骑在马上仰望着。
注释:
- 白羽:指箭的羽毛,这里形容箭矢的颜色和寒冷的环境。
- 胡烽:指胡人点燃的烽火,传递战争的信息。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安宁。
- 城头:指城墙的顶部,可以俯瞰四周的景象。
- 西山月:指西边的山上升起的月亮,营造出夜晚的宁静氛围。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通常是为了保卫家国。
典故解析:
- 塞上:古代边疆地区,常常是战争频发之地,诗中描绘了边塞的严酷环境与士兵的思乡之情。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战事的信号,象征着战争的紧迫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攀龙,明代诗人,生于江苏,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边塞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边塞,反映了当时社会频繁的战争与动荡,士兵们在边境守卫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塞上曲送元美》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士兵的孤独。首句“白羽如霜出塞寒”形象地表现了边塞环境的严酷,白色的箭羽在冰冷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冷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胡烽不断接长安”则通过烽火的传递,体现了战争的紧迫感,暗示着长安的安宁受到威胁。最后两句“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则通过宁静的月光与忧伤的征人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士兵在战斗与思乡之间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既表现了边塞的孤寂与冷酷,也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在描绘战事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羽如霜出塞寒:白色的箭羽如同霜一样在边塞的寒冷中飞出,营造出严峻的战争气氛。
- 胡烽不断接长安:胡人的烽火不断传递到长安,暗示着战争的频繁与长安的危机。
- 城头一片西山月:城墙上洒满了西山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 多少征人马上看:多少士兵在马背上仰望着月亮,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箭羽比作霜,增强了寒冷的感觉。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烽火象征战争,月光象征思乡,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边塞士兵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展现了人们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情感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羽:象征着战争的工具,暗示了士兵的使命。
- 胡烽:象征着敌人的侵扰,传达出不安与紧迫感。
- 西山月:象征宁静与思乡,传达出士兵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胡烽”指的是什么?
- A. 胡人的烽火
- B. 胡人的歌声
- C. 胡人的舞蹈
- D. 胡人的旗帜
-
“白羽如霜”中的“白羽”指的是什么?
- A. 雪
- B. 箭羽
- C. 白云
- D. 白花
-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激动
- B. 思乡与无奈
- C. 欢乐
-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李攀龙的《塞上曲送元美》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士兵的情感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展示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豪情。通过两首诗的对比,可以感受到不同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不同视角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攀龙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