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

时间: 2025-01-17 08:35:53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即日
作者:李商隐

一岁林花即日休,
江间亭下怅淹留。
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
山色正来衔小苑,
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
更醉谁家白玉钩。

白话文翻译

一年一度的春花今天就要凋谢,
在江边的小亭下,我感到无比惆怅与留恋。
我反复吟诵,感慨万千,真是无可奈何,
已经凋零的花儿,依稀还有些未放的愁苦。
山色正好,映衬着小苑,
春日的阴影只想依偎在高楼旁。
金鞍马匹忽然散去,银壶也在流漏,
更醉的是谁家那白玉的钩子呢?

注释

  • 林花:指林中的花,象征春天的美好。
  • 怅淹留:怅惘与留恋。
  • 重吟:反复吟唱。
  • 已落犹开:已凋零的花,依然有未开放的花蕾,暗示着未尽的遗憾。
  • 金鞍:指马的装备,象征豪华与奢侈。
  • 银壶漏:银壶漏水,象征时间流逝与无奈。
  • 白玉钩:白玉制成的钩子,暗示精致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世称“小李杜”。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蕴含深邃的哲思和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即日》写于唐代中后期,李商隐此时正处于政治上的失意期,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春花易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奈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即日》是一首充满春日意象的诗作,通过描绘春花的凋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生命的惋惜。开篇“一岁林花即日休”,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花朵一旦凋谢,便是生命的一种结束。接下来的“江间亭下怅淹留”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留恋。

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合,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重吟细把真无奈”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无力挽回的感慨。而“已落犹开未放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既有对已逝之物的哀伤,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后半部分“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山色与春阴交织,但在美好之中依然透出一丝惆怅。结尾“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将豪华与奢侈与失落感相结合,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春花的凋零为线索,展现了李商隐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既美丽又悲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岁林花即日休:春天的花朵在这一年即将凋谢。
  • 江间亭下怅淹留:在江边的亭子下,我感到惆怅与留恋。
  • 重吟细把真无奈:我反复吟唱,感慨万千,真是无可奈何。
  • 已落犹开未放愁:虽已凋零,但仍有未开放的花蕾,暗示着未尽的遗憾。
  • 山色正来衔小苑:山的颜色正好,映衬着小园子。
  • 春阴只欲傍高楼:春日的阴影只想靠近高楼。
  • 金鞍忽散银壶漏:马的装备忽然散去,银壶的水也在流失。
  • 更醉谁家白玉钩:更醉的是哪里的人家那白玉制成的钩子呢?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花的凋谢比喻生命的无常。
  • 拟人:将春阴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渴望依偎。
  • 对仗:如“金鞍忽散银壶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体现了李商隐在失意中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无奈。通过春花的凋谢,诗人寄托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他细腻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江亭:代表宁静与悠闲的生活场景。
  • 山色: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轮回。
  • 金鞍银壶:象征奢华与虚幻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岁林花即日休”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正在盛开
    • B. 春天的花朵即将凋谢
    • C. 春天的花朵已经凋谢
    • D. 春天的花朵正在凋零
  2. 诗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李商隐
    • D. 白居易
  3. 诗中提到的“金鞍”和“银壶”象征什么?

    • A. 财富与奢华
    • B. 贫穷与落魄
    • C. 自然与生命
    • D. 青春与美丽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李商隐《即日》杜甫《春望》:两首诗均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但李商隐更注重个体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变迁与国家命运。

参考资料

  • 《李商隐诗词集》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