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

时间: 2025-01-17 10:28:32

踏破苔痕一径斑,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几个能知物外闲。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白云寺

作者: 许宏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踏破苔痕一径斑,
白云飞处见青山。
不知浮世尘中客,
几个能知物外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走在苔藓覆盖的小路上,脚步踏破了苔痕,沿途看到白云飞舞的地方,映衬出远处的青山。诗人感慨,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种超然物外的闲情雅致呢?

注释:

  • 踏破:踏上并踩破。
  • 苔痕:苔藓的痕迹。
  • :指颜色斑驳,形容路面的状态。
  • 白云飞处:指白云飘飞的地方。
  • 青山:青翠的山,象征自然的美好。
  • 浮世: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 尘中客:指生活在世俗中的人。

典故解析:

“浮世”最早源于佛教,意指尘世的纷扰与短暂。在唐代,诗人常以此来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追求内心的宁静。许宏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反映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宏,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和人文,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写成,反映了唐代士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强调脱离繁华世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白云寺》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引人入胜。诗人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首句“踏破苔痕一径斑”描绘出一条小路,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随之而来的“白云飞处见青山”则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中,营造出一种心境的开阔与畅快。后两句则引人深思,诗人以“浮世尘中客”自喻,感叹在繁忙的社会中,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这一份闲适的人少之又少,展现出了一种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这种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在唐代的诗歌中并不鲜见,但许宏通过质朴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赋予了这首诗独特而深刻的韵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踏破苔痕一径斑:描绘了脚步踏过苔藓的小路,形成斑驳的痕迹,暗示时间流逝与自然的细腻。
    • 白云飞处见青山:展现了自然的美,白云与青山相映成趣,给人以心灵的愉悦。
    • 不知浮世尘中客:引入了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诗人自问世人是否能理解这种闲适。
    • 几个能知物外闲:反问世俗人中,能真正理解这种超然闲适的人又有几个,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浮世”与“物外”进行对比,突出生活的纷繁与内心的宁静。
    • 意象:使用“苔痕”、“白云”、“青山”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苔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静谧。
  • 白云:象征自由与洒脱。
  • 青山:象征着坚定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世”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界
    B. 繁华的世俗生活
    C. 个人情感

  2. “踏破苔痕”中“苔痕”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白云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但王维更多侧重于自然景观与人心的和谐,而许宏则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自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许宏相关的研究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