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船泛渺瀰,渐觉灭炎辉。
动水花连影,逢人鸟背飞。
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
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
白话文翻译:
小船在溪水中轻轻荡漾,渐渐感到阳光的炽热消退。水面微波荡漾,水花与影子交织在一起,偶尔遇到人,飞鸟便在背后掠过。水深仍能看到白色的石头,凉爽的水流使得我想换上轻便的衣服。虽然未能吟咏出多少诗句,但最终我还是要回家过夜。
注释:
字词注释:
- 渺瀰:模糊不清,形容水面朦胧的样子。
- 灭炎辉:阳光逐渐消退,炎热的光辉减弱。
- 逢人:遇到路人。
- 生衣:轻便的衣物。
- 隔宿归:晚上要回家住宿。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溪水、鸟飞等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约公元755年-公元814年),字子贞,号醉吟,唐代诗人,生于江南,晚年隐居于山水之间,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泛溪》创作于项斯隐居生活时期,诗人常在溪边游玩,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此诗表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灵感与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归属感。
诗歌鉴赏:
《泛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溪水、船只、飞鸟等自然元素,在宁静的环境中流露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前两句通过“溪船泛渺瀰”和“渐觉灭炎辉”展示出傍晚时分的水面情景,阳光逐渐消失,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接下来的“动水花连影”,描绘了水波荡漾的美妙景象,瞬间的光影交错,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逢人鸟背飞”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飞鸟在水边掠过,构成了生动的画面。接下来两句提到看到白石和换生衣,展现诗人在这美好环境中感受到的凉意,想要享受这种清新舒适的状态。最后一句的“未得多诗句,终须隔宿归”则流露出诗人虽在享受自然,却又不能忘记现实的牵绊,暗示着一种无奈的归属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也有对人生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船泛渺瀰:溪水轻轻荡漾,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渐觉灭炎辉:随着时间推移,阳光逐渐消退,感受到环境的凉爽。
- 动水花连影:水面随着小船的动作而荡漾,水花与船影交织在一起。
- 逢人鸟背飞:在此过程中遇到路人,飞鸟在水面上方掠过,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深犹见白石:水虽深,但依然能看到水底的白石,说明水质清澈。
- 凉好换生衣:感受到水的凉意,想要换上轻便的衣物。
- 未得多诗句:虽然没有写出太多的诗句。
- 终须隔宿归:但最终还是要回家过夜,表达了一种无法长留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与诗人的心境相联,表现情感的流动。
- 拟人:水面花与影的交织,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深犹见白石,凉好换生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船: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水波: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白石:象征着清澈与纯粹。
- 飞鸟:象征着自由与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溪船”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 A. 船的颜色
- B. 船在水中的状态
- C. 船的材质
-
“凉好换生衣”中的“凉”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
- B. 清凉的水
- C. 风
-
诗人为何“终须隔宿归”?
- A. 想要回家
- B. 不喜欢溪水
- C. 需要工作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项斯的《泛溪》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强调山水的静谧与人生哲理,而项斯则注重细腻的观察和个人感受,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