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 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 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 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白话文翻译:
白天常常关闭的空房间,内心深处领悟了空性的道理。 禅院经过一场雨后,仿佛置身于莲花世界,四周是盛开的花朵。 时节流转,芳华已逝,人们与天在此刻相聚。 不知道方便的法门,如何才能走出束缚的牢笼。
注释:
虚室:空无一物的房间,比喻心境空明。 心源:内心的深处,指心灵。 知悟空:领悟了佛教中的“空”理。 禅庭:禅宗的庭院。 莲界:佛教中指清净的境界,比喻禅院。 流芳暮:指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 人天:人与天,指人与自然或神灵。 会同:相聚。 方便理:佛教术语,指方便的法门,即达到解脱的方法。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世俗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洛阳人。他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曾任宰相,后因政治斗争被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五言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资圣寺参加贲法师的晚春茶会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禅理的领悟和对世俗束缚的超越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院雨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向往。首句“虚室昼常掩”以虚室象征内心的空明,暗示诗人已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次句“心源知悟空”直接点明诗人对佛教“空”理的领悟。后两句通过对禅院雨后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解脱之道的渴望,以及对世俗束缚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禅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虚室昼常掩:以虚室象征内心的空明,白天常掩,暗示诗人内心常保清净。
- 心源知悟空:心源指内心深处,知悟空表示领悟了佛教的“空”理。
- 禅庭一雨后:禅庭经过一场雨后,显得更加清净。
- 莲界万花中:莲界比喻禅院,万花中形容禅院内花朵盛开,象征清净境界。
- 时节流芳暮:时节流转,美好的时光已逝。
- 人天此会同:人们与天在此刻相聚,指在禅院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 不知方便理:不知道方便的法门,即达到解脱的方法。
- 何路出樊笼:如何才能走出束缚的牢笼,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室”比喻内心的空明,“莲界”比喻禅院。
- 象征:如“万花中”象征清净境界,“樊笼”象征世俗束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向往,体现了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解脱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室:象征内心的空明。
- 心源:象征内心的深处。
- 禅庭:象征禅宗的庭院。
- 莲界:象征清净的境界。
- 万花:象征盛开的美丽。
- 樊笼:象征世俗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虚室”象征什么? A. 内心的空明 B. 实际的房间 C. 禅宗的庭院 答案:A
-
“心源知悟空”中的“悟空”指的是什么? A. 领悟佛教的“空”理 B. 知道孙悟空 C. 空无一物 答案:A
-
诗中的“莲界”比喻什么? A. 禅院 B. 莲花 C. 天空 答案:A
-
“何路出樊笼”表达了什么? A. 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B. 不知道出路 C. 寻找道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武元衡的《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武元衡的诗则更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