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时间: 2024-12-29 17:12:47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安贼中寄题江南所居茱萸树 手种茱萸旧井傍,几回春露又秋霜。 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

白话文翻译: 亲手种下的茱萸树,在旧井旁,经历了多少春露秋霜。 如今独自在秦中见到,每次攀折都令人心碎。

注释:

  • 茱萸:一种植物,古代有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寓意避邪和怀念。
  • 旧井傍:指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 秦中:指长安一带,古称秦地。
  • 攀折:折取茱萸,这里指回忆往事。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作于长安被叛军围困期间,诗人怀念江南旧居的茱萸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长安被叛军围困的艰难时期,诗人通过寄题江南所居的茱萸树,抒发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茱萸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手种茱萸旧井傍”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旧居的深情,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几回春露又秋霜”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时光流转的感慨。后两句“今来独向秦中见,攀折无时不断肠”,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长安被围困的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种茱萸旧井傍”:诗人亲手种下的茱萸树,在旧井旁,象征着对故乡的深情和回忆。
  2. “几回春露又秋霜”:经历了多次春露秋霜,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变迁。
  3. “今来独向秦中见”:如今独自在秦中见到,表达了诗人在长安被围困的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
  4. “攀折无时不断肠”:每次攀折都令人心碎,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拟人:“攀折无时不断肠”中的“断肠”拟人化了诗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和强烈。
  • 对比:通过“旧井傍”与“秦中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茱萸树这一意象,诗人抒发了在艰难时期对故乡的无比怀念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 茱萸:象征着故乡和回忆,寓意避邪和怀念。
  • 旧井傍:象征着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承载着诗人的深情和回忆。
  • 春露秋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强化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茱萸”象征着什么? A. 故乡和回忆 B. 避邪和怀念 C. 时光的流逝 D. 艰难的时局 答案:A. 故乡和回忆

  2. 诗中的“旧井傍”指的是什么? A.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B. 长安被围困的地方 C. 江南的某个地方 D. 秦中的某个地方 答案:A. 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

  3. 诗中的“攀折无时不断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B. 对时局的忧虑 C. 对茱萸的喜爱 D. 对春露秋霜的感慨 答案:A. 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时期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武元衡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