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燕至》

时间: 2025-01-04 12:04:22

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巳燕至 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白话文翻译: 一次憔悴地望着江南,忘记了兰亭的三月三日。 花儿默默无语,春天自然老去,却让归来的燕子与呢喃细语。

注释:

  • 上巳: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
  • 兰亭: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举行著名的兰亭集会。
  • 三月三:指上巳节,也是兰亭集会的日期。
  • 呢喃:燕子叫声,这里指燕子归来时的鸣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上巳节时,作者思念江南的景色和往事,感慨时光流逝,春天不再,而燕子归来,唤起了他的回忆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江南的思念与兰亭的遗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花自无言春自老”一句,以花和春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而“却教归燕与呢喃”则通过燕子的归来,寄托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汤显祖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回憔悴望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切思念,以及因思念而感到的憔悴。
  • “不记兰亭三月三”:暗示了作者对往事的遗忘,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奈接受。
  • “花自无言春自老”:用花和春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 “却教归燕与呢喃”:通过燕子的归来和鸣叫,寄托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花和春赋予人的特性,如“花自无言春自老”。
  • 象征:用花和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对比:江南的思念与兰亭的遗忘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丽和短暂。
  • 春:象征生命和时间。
  • 燕子:象征归来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亭”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节日 C. 一个事件 D. 一个物品 答案:A

  2. “花自无言春自老”中的“春自老”是什么意思? A. 春天自己变老 B. 春天自然结束 C. 春天被遗忘 D. 春天失去活力 答案:B

  3. 诗中的“呢喃”是指什么? A. 风吹声 B. 鸟叫声 C. 人说话声 D. 水流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同样涉及兰亭和三月三日,可以比较两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春思》:同样是表达对春天的感慨,可以比较两者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诗集》:收录了汤显祖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诗文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诗文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