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

时间: 2025-01-19 17:51:52

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忧旱有今岁,半月闭门如一生。

捧日谩劳中夜梦,补天谁识寸心诚。

阴云政使高千丈,坐爱鱼头恐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象何为入杳冥,悬知物外自高明。
前年忧旱有今岁,半月闭门如一生。
捧日谩劳中夜梦,补天谁识寸心诚。
阴云政使高千丈,坐爱鱼头恐未平。

白话文翻译:

万物为何都沉浸在幽暗之中,我不得不思考物外的高远明亮。
去年的干旱让我忧心忡忡,而今年却是闭门不出,似乎过了一生。
我在夜里做梦,手中捧着太阳,然而补天的工作又有谁能理解我的真心诚意呢?
阴云使得高空变得阴沉,我坐在这里,爱着鱼头,却担心一切未能平息。

注释:

  • 杳冥:深邃幽暗的样子。
  • 悬知:难以了解。
  • 闭门:不出门,形容生活的闭塞。
  • 捧日:形容追求光明和理想,或做梦时的情景。
  • 补天:指女娲补天的神话,象征修复世界的艰难。
  • 鱼头:可能指一种食物,或比喻某种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因,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自然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可能因遭遇干旱或生活困境而产生感慨,借此诗表达对自然变化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积雨》通过对万象的沉寂与内心的挣扎描绘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以“万象何为入杳冥”发问,表达对现实的困惑与思考,暗示自然和人生的无常。接着提到前年干旱的忧虑与今年的闭门不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无奈。

“捧日谩劳中夜梦”一句,则通过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内心的渴求,然而现实的苦涩让这样的追求显得无比艰难。“补天谁识寸心诚”,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仿佛努力修补的美好愿景无人知晓,令人感到无奈与悲伤。

最后一句以“阴云政使高千丈”总结,强调了外部环境对内心的影响,诗人坐在此处,虽然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现实的阴云却未能散去,似乎一切仍未平息。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刻画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理解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象何为入杳冥:万物为何沉入幽暗之中,表现出对现实的困惑。
  2. 悬知物外自高明:难以理解外部世界的光明与希望,突显内心的迷茫。
  3. 前年忧旱有今岁:提及去年的干旱,表现出对自然的担忧和生活的无常。
  4. 半月闭门如一生:形容长时间不出门,感到生活的封闭与孤独。
  5. 捧日谩劳中夜梦:在梦中追求光明,象征追求理想与美好的愿望。
  6. 补天谁识寸心诚:修补世界的努力无人理解,表达孤独与无奈。
  7. 阴云政使高千丈:外部的阴云压迫心灵,暗示生活的困扰。
  8. 坐爱鱼头恐未平:对生活的某种执着与担忧,表达了对未来的焦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追求光明比作“捧日”,形象地表达理想的渴望。
  • 对仗:如“阴云政使高千丈”,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使用疑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情感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无奈、对内心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反思。

意象分析:

  • 万象: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变化,承载诗人的感悟。
  • 阴云:代表压抑与困扰,反映诗人内心的挣扎。
  • 鱼头:可能象征生活中的欲望与执着,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象何为入杳冥”意为: A. 万物都在光明中
    B. 万物为何沉入黑暗
    C. 万物都很高明

  2. “捧日谩劳中夜梦”中的“捧日”代表: A. 追求理想与光明
    B. 劳动的辛苦
    C. 生活的平淡

  3. 诗中提到的“阴云”象征: A. 美好的未来
    B. 压迫与困扰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因的《积雨》更多展现了内心对现实的沉思,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各有千秋,皆体现了诗人在不同境遇中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刘因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