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题杭州南亭
作者: 姚合 〔唐代〕
原文展示
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
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
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
白话文翻译
我曾隐居在那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思乡之情日益加深。如今来到这里,心中已没有当初的那份念头。古老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草,苍松上栖息着不同的鸟儿。黄昏时潮水从屋檐下流过,溅起的浪花湿了我的衣襟。
注释
- 旧隐: 过去隐居的地方。
- 云林: 云雾缭绕的山林。
- 思归: 思念归乡。
- 无复有前心: 再也没有当初的那种心情。
- 古石: 古老的石头。
- 生灵草: 生机勃勃的青草。
- 异禽: 不同的鸟类。
- 暮潮: 傍晚的潮水。
- 檐下过: 从屋檐下流过。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云林”与隐者居住的环境相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803-853),唐代诗人,字景贞,号山田,河南人。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常描写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姚合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往昔的感慨。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宁静的心境。
诗歌鉴赏
《题杭州南亭》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沉静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隐居生活的回忆与对自然的眷恋。诗中开头的“旧隐即云林”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隐居生活,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接下来的“思归日日深”则流露出深切的乡愁,这种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表现了对故乡的向往。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昔日的心念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对自然的欣赏和淡淡的失落。接着描写了自然景象:古石上生长的青草以及长松上栖息的异禽,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面,仿佛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之中。
最后两句“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则以生动的场景描写结束,黄昏潮水的细腻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整个诗歌在意象和情感上都非常紧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隐即云林: 过去我隐居的地方是云雾缭绕的山林,描绘出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
- 思归日日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思乡感情愈加深沉。
-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 现在来到这个地方,心中已经没有往日的那份情感。
- 古石生灵草: 古老的石头上长满了生机勃勃的青草,表现了自然生生不息的景象。
- 长松栖异禽: 高大的松树上栖息着不同的鸟,暗示了多样的生命形式。
- 暮潮檐下过: 傍晚潮水从屋檐下流过,描绘了自然的动态场景。
- 溅浪湿衣襟: 溅起的浪花湿了我的衣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细腻与亲密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旧隐即云林”中,把隐居的地方比作云林,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 拟人: “古石生灵草”赋予无生命的石头以生命力,体现出自然的生机。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展现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林: 象征隐逸与清幽,代表了作者理想的生活状态。
- 古石: 代表历史的积淀与自然的沉静。
- 生灵草: 象征生机与生命的延续。
- 长松: 代表坚韧与长久。
- 异禽: 象征多样性与自由。
- 暮潮: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黄昏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思归日日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思乡之情加深
- B. 对故乡的忘却
- C. 喜欢游历
- D. 对隐居的厌倦
-
“暮潮檐下过”中的“暮潮”代表了什么?
- A. 黑暗的潮水
- B. 黄昏时的潮水
- C. 清晨的潮水
- D. 昼夜交替的潮水
-
诗中提到的“古石生灵草”表现了什么主题?
- A. 对人类的批判
- B. 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C. 对历史的反思
-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姚合《题杭州南亭》与王维《山居秋暝》: 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姚合更强调内心的思乡情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