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赠获嘉王法师》

时间: 2025-01-08 23:01:03

谭风偏喜王三父,夙世良缘。

休更推延。

妻恶儿嫌出世廛。

修行外用无为作,囚马擒猿。

不返家园。

定做逍遥物外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赠获嘉王法师
谭处端 〔元代〕

谭风偏喜王三父,夙世良缘。
休更推延。
妻恶儿嫌出世廛。
修行外用无为作,囚马擒猿。
不返家园。
定做逍遥物外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王法师的钦佩与祝福。诗中提到“谭风偏喜王三父”,表达了作者对王法师的喜爱,称赞他们之间的良缘,劝他不要再推迟修行。接着提到妻子和儿子不喜欢世俗的生活,作者认为修行要以无为为主,像囚马和擒猿一样,最终要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逍遥自在的仙境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谭风:指谭处端自己,表达个人情感。
  • 王三父:王法师的别称,表示对其尊重。
  • 夙世良缘:前世就有的良好缘分,指与王法师的深厚情谊。
  • 无为作:无为而治,强调修行的自然状态。
  • 囚马擒猿:比喻受拘束,暗示世俗的牵绊。

典故解析:

  • 无为而治:出自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反对强行干预。
  • 逍遥:取自《道德经》,表示一种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处端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抒情和自我反思为主,强调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谭处端与王法师相识后写就的,表达了他对王法师追求道理、修行生活的理解与敬佩。诗中提到的“逍遥”不仅是对王法师的祝福,也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超脱世俗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王法师的赞美与期许。诗的开头“谭风偏喜王三父”直接点明了情感的对象,展示了作者与王法师之间深厚的友谊。随后,诗中提到的“夙世良缘”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命中注定,暗示着一种超越时空的联系。

接下来的“休更推延”是对王法师的劝诫,反映了作者急切希望其修行的心情。而“妻恶儿嫌出世廛”则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复杂与束缚,表达了对尘世琐事的厌倦。通过“修行外用无为作,囚马擒猿”,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修行的真正意义,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最后的“定做逍遥物外仙”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逍遥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谭风偏喜王三父:作者坦诚表达了对王法师的喜爱。
  2. 夙世良缘: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缘分。
  3. 休更推延:劝说王法师不要再拖延修行的时机。
  4. 妻恶儿嫌出世廛:描绘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5. 修行外用无为作:强调修行应以无为为主。
  6. 囚马擒猿:用比喻表达对世俗束缚的反思。
  7. 不返家园: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8. 定做逍遥物外仙:展望理想的自由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囚马擒猿”,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添韵律美。
  • 夸张:展示作者对修行和理想生活的强烈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由、逍遥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缘:象征深厚的友情,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囚马:比喻对世俗的束缚,暗示无法自由。
  • 逍遥仙:象征理想中的自在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三父”是指谁? A. 作者自己
    B. 王法师
    C. 诗中的妻子
    D. 诗中的儿子

  2. “修行外用无为作”强调的是哪种修行方式? A. 通过努力工作
    B. 无为而治
    C. 追求名利
    D. 强迫自己修行

  3. 诗的最后一句“定做逍遥物外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庭的向往
    B. 对世俗生活的依赖
    C. 对理想自由生活的追求
    D. 对友人的抱怨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比较谭处端的《采桑子》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谭处端更侧重于修行与友谊,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孤独与酒的解脱。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道教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