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江东》

时间: 2025-01-14 03:20:26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

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

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意思解释

送僧归江东

原文展示:

坐彻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
叶拥临关路,霞明近海天。
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


白话文翻译:

在秦城的夏日里坐到天黑,乘坐越客的船出行。
离去和留下又有什么关系呢?无论是说话还是沉默,都与禅道相伴。
叶子环绕着临关的道路,霞光照耀着近海的天空。
更想去寻找同伴,应该能在虎溪边找到他们。


注释:

  • 秦城: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着一个特定的地方。
  • 越客:指的是来自越地的客人,常用来指代江南一带的人。
  • 去留:指的是离去和留下,表示一种选择。
  • :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临关路:指的是靠近关口的道路,象征着旅途的开始或结束。
  • 霞明:指的是晨霞或晚霞光辉明亮的样子。
  • 虎溪: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友谊和聚会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工于五言律诗,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一位僧人的场合,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同时也体现了对禅意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江东,可能是指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归宿和宁静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送僧归江东》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友情与哲思。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天,诗人在秦城静坐,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思绪万千,不禁感叹人生的去留无常。这里的“去留那有著”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淡然态度,与禅宗思想相呼应,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带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满叶的树丛、霞光照耀的海天,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送别友人,更是在表达对人生旅途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最后一句“更寻同社侣,应得虎溪边”则传达出一种希望与期待。诗人希望能在虎溪边再与旧友相聚,暗示着友情的延续与生命的轮回。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理的领悟,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友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坐彻秦城夏”表现出诗人的静谧与思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
  • 第二联“去留那有著,语默不离禅”则引入了哲学的思考,表达出无论离别与否,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是最重要的。
  • 第三联通过自然的描绘,展现出美丽的景象,形成一种视觉与心灵的交融。
  • 第四联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羁绊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霞明近海天”中的霞光,比喻美好的前景。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友情的珍贵、人生的去留,以及对自然与禅意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城:象征着离别之地。
  • 越客船:代表着人生旅途中的相遇与分离。
  • 叶子: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变幻。
  • 霞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虎溪:友谊的象征,期待再聚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的宁静?

    • A. 旭日东升
    • B. 满天繁星
    • C. 霞光明媚
    • D. 暴风骤雨
  2. “去留那有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 A. 离别的痛苦
    • B. 对人生无常的淡然
    • C. 对友谊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迷茫
  3. 虎溪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友谊的聚会之地
    • B. 禅意的生活场所
    • C. 旅途的终点
    • D. 自然的象征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崔涂的《送僧归江东》在送别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加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崔涂则强调了内心的禅意与对人生无常的理解。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增强情感的深度,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