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出云》
时间: 2025-01-19 14:45: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
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灵山清晨的云彩,色彩纷繁,犹如盛开的花朵。远望树木上繁盛的白花,仿佛山峰上刚落下的小雪。松树的影子在阳光下摇曳,溪水中闪烁着鱼鳞般的光芒。山的高处像是从龙飞出,低处则仿佛能触及岩石。浓厚的光线藏匿在山岫之间,浅淡的色彩如同飘浮的尘埃。玉般的嫩叶在天际绽放,遥遥令人怜惜,仿佛预示着早春的到来。
注释:
- 灵山:指名山或灵秀的山。
- 蓄云彩:积聚云彩,形容山上的云彩丰富多彩。
- 繁花白:树上盛开的白色花朵。
- 小雪新:形容山峰上新近落下的雪,清新洁白。
- 映松:松树的影子映照在地面上。
- 张盖影:形容松树的影子像张开的盖子。
- 布鱼鳞:溪水中光影闪烁,像鱼的鳞片。
- 浓光藏半岫:浓厚的阳光藏匿在山岫之间。
- 浅色类飘尘:浅淡的色彩像是飘浮的尘埃。
- 玉叶:形容嫩绿的叶子如同美玉般洁净。
- 占早春: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少。陆畅的诗歌风格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山出云》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兴盛。诗人或许在某个清晨漫步于灵山之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便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山出云》描绘了灵山清晨的美丽景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灵动。开篇“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晨,山间云彩如同绚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用“望树繁花白,看峰小雪新”来传达春天的气息,白花与新雪的巧妙比喻,突显出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而在“映松张盖影,依涧布鱼鳞”一联中,松树的影子和水面上闪烁的鱼鳞,生动地描绘了光影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接下来的“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更是通过对比,表现出山的巍峨与亲近,营造出一种气势恢宏的感觉。
最后两句“浓光藏半岫,浅色类飘尘。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浓光与浅色的对比,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温暖,尤其是“玉叶”这一意象,寓意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未来,深深打动人心。
整首诗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更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山蓄云彩:灵秀的山上积聚了丰富的云彩。
- 纷郁出清晨:这些云彩在清晨中显得纷繁而浓郁。
- 望树繁花白:远望树木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 看峰小雪新:仿佛山峰上刚刚落下的小雪,清新而洁白。
- 映松张盖影:松树的影子在阳光下展开,映照在地面上。
- 依涧布鱼鳞:溪水中的光影像是鱼鳞般闪烁。
- 高似从龙处:山的高处仿佛是从龙飞出。
- 低如触石频:而低处则像是轻易可触及的石头。
- 浓光藏半岫:浓烈的阳光藏匿在山的缝隙中。
- 浅色类飘尘:浅淡的色彩如同飘浮的尘埃。
- 玉叶开天际:嫩绿的叶子绽放在天际,宛如美玉。
- 遥怜占早春:远远地令人怜惜,似乎预示着早春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花朵,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高似从龙处,低如触石频”,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遥怜占早春”,使春天具有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主线,通过对灵山清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山:象征着灵动与自然之美。
- 云彩:象征着梦幻、变化与自由。
- 白花:代表着纯洁与生命的复苏。
- 小雪:象征着洁净与新生。
- 松树影:象征着坚韧与长青的生命力。
- 鱼鳞:象征着灵动与变化,水的清澈。
- 玉叶: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山出云》的作者是?
- A. 王维
- B. 陆畅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灵山”主要指的是?
- A. 高山
- B. 灵秀的山
- C. 神秘的山
-
“小雪新”中的“小雪”指的是?
- A. 小雨
- B. 新落的雪
- C. 雪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深远。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早晨的活力与豪情,气氛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