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别李参政壁)》
时间: 2025-01-06 15:4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别李参政壁)
作者:魏了翁
此别情何限。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
肯容我樽前疏散。底事匆匆催人去,
黯西风别恨千千万。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记从前心情双亮,
意词交划。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
又分付水流冰泮。满腹余疑今谁问,
上牛头净拭乾坤眼。聊尔耳,恐不免。
白话文翻译
分别的情感无边无际。最让我牵挂的,是那一片清晨的林间石头,重湖上的来雁。
多少次在南楼携手而上,倚靠在十二道栏杆上感受温暖。
能否让我在酒樽前稍微停留?为什么总是匆匆催促人离去,
黯然神伤的西风带来千千万万的别离之恨。
这种情感无法截断,却又难以理清。
三年如同瞬间飞逝。记得从前的心情是如此明亮,
意与词的交融。千古的名士黎苏登高的情意,今天仍然重现。
又将这一切托付于流水和冰封的心情。
满腹疑问如今又有谁来询问,
上牛头的清风将重新拭净天地的眼睛。聊以慰藉,恐怕也难以逃避。
注释
- 樽前:酒樽前。
- 西风:指秋冬时节的风,常与离别相联系。
- 牛头:可能指牛头山,作为一个地名,象征着高远的地方。
- 冰泮:冰融化之意,象征着感情的流动和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华,号巢父,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擅长词、诗,尤其以抒情词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诗人与好友李参政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离别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歌鉴赏
《贺新郎(别李参政壁)》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心情。开头一句“此别情何限”便直入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无限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如“林醒石”和“重湖宾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隐喻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词中“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离别的悲伤。“肯容我樽前疏散”,更是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期盼。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离别时的伤感与惆怅。
诗的最后几句引入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内心疑惑的表达,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体看,这首词不仅是对友情的礼赞,也是对人生无常、离别悲欢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魏了翁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别情何限:表达了离别情感的无尽与深厚。
- 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回忆与友人一起度过的温暖时光。
- 肯容我樽前疏散:期望在离别时能稍作停留。
- 底事匆匆催人去:感叹时间的匆忙与离别的无奈。
- 黯西风别恨千千万:感受西风带来的离别之恨。
- 截不断,整仍乱:形容难以理清的离愁别恨。
- 三年瞥忽如飞电:感叹时光飞逝。
- 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提及历史人物,寄托对友情的期望。
- 又分付水流冰泮:将感情托付给自然的流动。
- 满腹余疑今谁问:表达内心的疑惑无人倾诉。
- 上牛头净拭乾坤眼:希望能清醒看待世界。
- 聊尔耳,恐不免:最终的无奈与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时间与自然事物拟人化,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醒石: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思索。
- 重湖宾雁:象征友情的温暖与期盼。
- 南楼、阑干:象征温暖的回忆与相聚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别情何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无奈
C. 愤怒 -
“几度南楼携手上”中“南楼”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座楼
C. 一种音乐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相思
B. 离别
C.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著作,表达离别与忧伤的情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的经典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不舍。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与《贺新郎(别李参政壁)》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王勃的诗更注重对前途的展望,而魏了翁则更强调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大辞典》
- 《魏了翁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