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时间: 2025-01-01 13:18:59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

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

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
——李隆基 〔唐代〕

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
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
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
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
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
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政治昏暗,群雄割据的情景。先圣(即李世民)手握宝剑,力挽狂澜,叱诧风云,重新振兴了国家。骑马饮水于河洛,气吞山河令人震惊。经过艰苦努力,最终获得胜利,俘获敌人,建立了光明的帝道。李隆基对此感到惭愧,因为他承继了先辈的辉煌,恭敬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宁。路过翦鲸之地,感慕先圣的英勇事迹。

注释

  • 隋政:指隋朝的政治局势,昏暗而残酷。
  • 先圣:指李世民,唐太宗。
  • 叱诧风云:形容英勇与威势,能够改变局势。
  • 饮马河洛:指在河流附近饮水,象征军事行动。
  • 嵩华:指嵩山和华山,象征险峻的山川。
  • 克敌:战胜敌人。
  • 睿图:聪明的策略。
  • 擒俘:抓住敌人。
  • 帝道亨:指建立光明的帝国之道。
  • 宝历:指李世民的治世成就。
  • 翦鲸地:指历史上的战斗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代著名皇帝,年号开元,开创了唐朝的盛世,文治武功并重,他的诗词风格雄浑、气势磅礴,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隆基在成皋途经先圣曾经征战之地时,回顾历史,缅怀先辈的功业,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先辈英勇事迹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隋朝政治黑暗和群雄割据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的建立过程和初期的动荡局势。诗的开头两句“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直接揭示了历史背景,随后通过“先圣按剑起”转入对李世民的赞美,表现出他在乱世中崛起的英勇。接下来的描述“饮马河洛竭”与“作气嵩华惊”则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壮烈场面。最后几句则是对当下局势的反思与自我警醒,李隆基承认自己肩负着先辈的伟大遗志,努力维护国家的安宁。

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出唐代的辉煌与李隆基的责任感。诗中所用的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深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对历史的敬畏和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隋政昏虐:指隋朝政治黑暗,统治残暴。
  2. 群雄已交争:各地豪杰纷纷起义,争夺权势。
  3. 先圣按剑起:李世民勇敢出征,力挽狂澜。
  4. 叱诤风云生:他在战场上的威势,改变了历史的走势。
  5. 饮马河洛竭:在激烈战争中,骑马饮水,象征艰难的战斗。
  6. 作气嵩华惊:气势如山,令人震撼。
  7. 克敌睿图就:成功战胜敌人,实施了高明的策略。
  8. 擒俘帝道亨:俘获敌人,开创了盛世之道。
  9. 顾惭嗣宝历:感到惭愧,因为承继了先辈的伟业。
  10. 恭承天下平:恭敬地维护国家的安宁。
  11. 幸过翦鲸地:路过昔日战场,感慨万千。
  12. 感慕神且英:对先圣的英勇事迹心生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克敌”“擒俘”等,增强语气,表现出一种凯旋的气氛。
  • 比喻:将战争比作“叱诤风云”,形象地表现出李世民的气魄。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先辈英勇事迹的缅怀,展现了李隆基作为继承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强调把握历史、开创未来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猛与决断。
  • :象征军事行动与迅速。
  • 河洛:象征文化与历史的深厚底蕴。
  • 嵩华:象征险峻与挑战。
  • :象征战斗与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先圣”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李世民
    C. 隋炀帝
    D. 唐高宗

  2. “饮马河洛竭”中“河洛”指的是哪两个河流?
    A. 黄河与长江
    B. 洛水与河水
    C. 淮河与珠江
    D. 黄河与淮河

  3. 本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自责
    C. 自豪与敬仰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感慨,但更侧重于现状的悲痛与无奈。
  • 《登鹳雀楼》: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人生的哲理,风格上更为明快。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