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雨》

时间: 2025-01-19 18:15:30

独吟池上雨,拍拍水平堤。

暝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

翠承深竹重,寒压晚檐低。

怪得经过断,街头一尺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雨 文徵明 〔明代〕 独吟池上雨,拍拍水平堤。 暝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 翠承深竹重,寒压晚檐低。 怪得经过断,街头一尺泥。

白话文翻译:

独自在池边吟咏,雨点拍打着水面,水平如镜的堤岸。 暮色中,无数山峰似乎合为一体,凉风中,万叶齐鸣。 翠绿的竹叶承载着深重的露水,寒冷的气息压低了晚上的屋檐。 难怪路上行人稀少,街头积满了厚厚的泥泞。

注释:

  • 拍拍:形容雨点轻柔地拍打水面。
  • 暝色:暮色,傍晚的昏暗光线。
  • 千峰合:形容山峰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密集。
  • 凉声:指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
  • 翠承:翠绿的竹叶上承载着。
  • 寒压:寒冷的气息压迫。
  • 怪得:难怪。
  • 一尺泥:形容泥泞很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山水画著称。此诗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文徵明晚年,当时他已隐居,过着清静的生活。诗中通过对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通过“独吟池上雨”的开篇,即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中的“暝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将山峰和树叶赋予了生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暮色中的山林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后两句“翠承深竹重,寒压晚檐低”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意象,如深竹、晚檐,传达了雨后的清凉和宁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宁静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吟池上雨”:独自一人在池边吟咏,雨点轻柔地拍打水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拍拍水平堤”:雨点拍打水面,使得水平如镜的堤岸显得更加平静。
  3. “暝色千峰合”:暮色中,无数山峰似乎合为一体,形成一种宏大的景象。
  4. “凉声万叶齐”:凉风中,万叶齐鸣,传达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5. “翠承深竹重”:翠绿的竹叶上承载着深重的露水,形象生动。
  6. “寒压晚檐低”:寒冷的气息压迫着晚上的屋檐,使得屋檐显得更低。
  7. “怪得经过断”:难怪路上行人稀少,因为雨后的泥泞使得行人难以通行。
  8. “街头一尺泥”:街头积满了厚厚的泥泞,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暝色千峰合,凉声万叶齐”中的“暝色”与“凉声”,“千峰合”与“万叶齐”。
  • 拟人:如“暝色千峰合”中的“合”字,赋予山峰以人的动作。
  • 比喻:如“拍拍水平堤”中的“拍拍”形容雨点轻柔地拍打水面。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雨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宁静态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上雨:雨点轻柔地拍打水面,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暝色:暮色,傍晚的昏暗光线,形成宏大的景象。
  • 凉声: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传达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翠承:翠绿的竹叶上承载着深重的露水,形象生动。
  • 寒压:寒冷的气息压迫着晚上的屋檐,使得屋檐显得更低。
  • 一尺泥:街头积满了厚厚的泥泞,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暝色千峰合”中的“暝色”指的是什么? A. 晨光 B. 暮色 C. 阳光 D. 月光
  2. 诗中“翠承深竹重”中的“翠承”指的是什么? A. 翠绿的竹叶上承载着 B. 翠绿的竹叶上覆盖着 C. 翠绿的竹叶上飘落着 D. 翠绿的竹叶上生长着
  3. 诗中“怪得经过断”中的“怪得”是什么意思? A. 奇怪 B. 难怪 C. 怪异 D. 怪罪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雨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雨的喜悦和对农作物的关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雨后的景色,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对比:

  • 文徵明的《对雨》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雨景,但文徵明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农作物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全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文书画作品,是研究文徵明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