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

时间: 2025-01-17 09:34:48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寐 文徵明 〔明代〕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

白话文翻译:

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听着玉漏的声音沉沉地回荡。 一盏孤灯在寒冷中照亮了墙壁,半夜的雨声在屋檐下回响。 生活的贫困留下了深刻的滋味,忧愁和疾病同时缠绕着我。 鬓边新添的白发,应该是为了这些小诗而生的。

注释:

  • 展枕:辗转反侧,形容无法入睡。
  •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漏壶滴水的声音。
  • 淹:回荡,持续不断。
  • 一灯:一盏灯。
  • 寒照壁:寒冷的灯光照在墙壁上。
  • 雨鸣檐: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
  • 有味留贫在:贫困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多愁与病兼:忧愁和疾病同时存在。
  • 鬓边新白发:鬓角新长出的白发。
  • 应为小诗添:应该是为了写这些小诗而生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文徵明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无法入睡时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感受。诗中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如玉漏声、孤灯、雨声等,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忧郁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无法入睡时的孤独和忧愁。首句“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失眠状态,玉漏的沉沉声响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作者的孤寂感。次句“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通过对孤灯和雨声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孤寂氛围。后两句“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忧愁,而“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展枕不得寐,沉沉玉漏淹”:作者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玉漏的声音沉沉地回荡,营造出夜晚的寂静和作者的孤寂感。
  • “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孤灯在寒冷中照亮了墙壁,半夜的雨声在屋檐下回响,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孤寂氛围。
  • “有味留贫在,多愁与病兼”:贫困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滋味,忧愁和疾病同时缠绕着作者,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 “鬓边新白发,应为小诗添”:鬓边新添的白发,应该是为了这些小诗而生的,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玉漏淹”中的“淹”字赋予了玉漏声音以持续不断的特性,增强了夜晚的寂静感。
  • 对仗:“一灯寒照壁,半夜雨鸣檐”中的“一灯”与“半夜”,“寒照壁”与“雨鸣檐”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忧愁。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在贫困生活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漏:古代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 孤灯:象征孤独和寂寞。
  • 雨鸣檐:象征夜晚的宁静和内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漏淹”的“淹”字是什么意思? A. 淹没 B. 回荡 C. 持续不断
  2. 诗中“一灯寒照壁”中的“一灯”象征什么? A. 光明 B. 孤独 C. 温暖
  3. 诗中“鬓边新白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无奈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寅《把酒对月歌》:表达了作者对月饮酒的豪放情怀。
  • 祝允明《秋夜曲》: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作者的孤独。

诗词对比:

  • 文徵明《不寐》与唐寅《把酒对月歌》:前者表达了孤独和忧愁,后者表达了豪放和乐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徵明诗集》:收录了文徵明的诗歌作品。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当时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