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夜对月》

时间: 2025-01-17 09:40:56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意思解释

十七夜对月

原文展示: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
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月亮依然在夜空中圆满,江边的村庄里我孤独地老去。
卷起窗帘,月光照在客人身上,拄着拐杖的我更加跟随身边的人。
月光照射下,潜藏的虬龙似乎在动,明亮的光辉映照着栖息的鸟儿频频飞舞。
我的茅草屋旁边依偎着橘子和柚子,清晨的露水洗净了新鲜的华彩。

注释:

  • 秋月:指秋天的月亮,象征清冷和孤寂。
  • 江村:江边的小村庄,体现诗人身处的环境。
  • 卷帘:指拉开窗帘,表示望向外界。
  • 倚杖:拄着拐杖,体现诗人年迈的状态。
  • 潜虬:指藏在水中的龙,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 宿鸟:栖息的鸟,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
  • 茅斋:用茅草搭成的简陋居所,反映诗人的生活状态。
  • 露华:露水的光彩,象征清新和自然之美。

典故解析:

该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渗透着诗人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慨。杜甫在此诗中,通过描写月亮、江村、宿鸟等,传达出他对生活的思考。秋月圆满常被用来象征团圆和思念,而江村的孤独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关心社会民生,作品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十七夜对月》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江边的村庄中独处,借月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十七夜对月》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开头一句“秋月仍圆夜”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清冷的环境,月亮的圆满与秋季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蕴含深情的孤寂感。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卷帘还照客”与“倚杖更随人”,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对外界的思考与回忆,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追随与渴望。

后四句中,诗人将光影的变化和自然景物的动静结合,描绘了月光下的“潜虬动”和“宿鸟频”,生动地展现了秋夜的生机与活力。结尾的“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则以自然的丰盈和清新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月仍圆夜:秋天的月亮在夜空中依旧圆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2. 江村独老身:身处江边村庄的我,孤独地老去,表现出作者的孤独感和对时光的感慨。
  3. 卷帘还照客:卷起窗帘,月光照在来访的客人身上,表明诗人对外界的关注。
  4. 倚杖更随人:拄着拐杖,似乎更依赖于身边的人,暗含着对陪伴的渴望。
  5. 光射潜虬动:月光照射下,藏在水中的龙似乎在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6. 明翻宿鸟频:清晰的光照下,栖息的鸟儿频频飞舞,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7. 茅斋依橘柚:简陋的草屋旁边种满了橘子和柚子,展现出生活的自然美。
  8. 清切露华新:清晨的露水洗净了新鲜的光彩,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卷帘”与“倚杖”,形成了一种平衡的美感。
  • 比喻:将月光与生命的动静结合,暗示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月的圆满与江村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陪伴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江村:反映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孤独。
  • 茅斋、橘柚: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简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十七夜对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诗中“潜虬动”是指什么? A. 藏在水中的龙
    B. 飞舞的鸟
    C. 月光的变化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橘子和柚子
    B. 竹子和梅花
    C. 桃花和梨树
    D. 松树和柳树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杜甫的《十七夜对月》更为沉重和深刻,前者表现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两者都以月亮为背景,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解读。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