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时间: 2025-01-17 09:4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白话文翻译
这片龙虎之地,繁华的六代往事依旧历历在目。红衣女子的身影已经消散在洲头,唯有一对白鹭翩翩起舞。秦淮河日夜向东奔流,清澈的江水如绸缎般无尽延展。在白门之外,枯木倚靠,楼船和朽木已难以停靠。石头城已然破败,燕子们还在衔泥修筑旧巢。歌妓们依然在唱着《后庭花》,清商曲子伴着夜晚的流水。卖花的声音在春天的市集上此起彼伏,红楼里热闹非凡,烟雾缭绕千里之外。春色与世俗何干?无主的野棠花,成双的黄莺在唱和,街道通向临春的故宫。
注释
字词注释:
- 龙虎地:指历史上著名的金陵(南京)地区。
- 红衣:指妓女或歌女,象征繁华的生活。
- 秦淮:指秦淮河,历史上著名的风景河流。
- 白门:指白门外的地方,是古时的重要地标。
- 倡家:指歌妓的家。
典故解析:
- 后庭花:出自唐代词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象征着恋爱与失落的情感。
- 石头城:指南京的古城,象征历史的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孙贻,明代诗人,字仲明,号云鹤,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南方水乡的秀丽景色与人文风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对金陵的历史与繁华的回忆中创作而成,反映了作者对昔日盛景的感叹与怀念。
诗歌鉴赏
彭孙贻的《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金陵(南京)古往今来的描绘,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衰落,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的开头用“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引入,立刻让读者感受到这座城市曾经的荣耀。
在描写中,诗人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交融。白鹭的飞舞、秦淮河的流水、旧城的破败,都蕴含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尤其是“倡家犹唱后庭花”,让人仿佛听到了那古老而悠扬的歌声,勾起对往昔的无限遐想。
诗的最后几句更是抒发了对春色与人世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无奈。整体来看,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体的渺小,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指金陵这片土地曾经的繁华历史,隐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 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描绘了繁华已逝,唯有白鹭在洲头飞舞,暗示生机与希望。
- 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秦淮河的日夜流淌,象征时间的无尽流逝,江水清澈如绸缎,展现美丽的自然风光。
-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描绘白门外的衰败景象,映射历史的沧桑。
- 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石头城的破败与燕子筑巢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表现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绸缎”,形象生动。
- 对仗:如“春色岂关人世”,形成语言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传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虎地:象征繁华的土地。
- 白鹭:象征纯洁与高雅。
- 秦淮河:象征历史与情感的流动。
- 野棠:象征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衣”指代什么?
- A. 诗人
- B. 歌妓
- C. 春天
- D. 花
-
“秦淮日夜向东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愤怒
- C. 无奈与感慨
- D. 快乐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彭孙贻的《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彭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怀,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