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二》

时间: 2025-01-01 19:19:11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悲怀三首·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一作身后事,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曾经戏言说着身后事,今天这些话已成为现实。往事如衣裳,已经被看尽,然而针线却还未动,仍不忍心拆开。作者想念旧情,怜惜那些曾经的婢仆,甚至曾因梦中送钱财而感动。虽然知道这种怨恨人人都有,但贫贱夫妻所经历的却是百般哀愁。


注释:

  1. 身后意:指的是身故后的意图或愿望。
  2. 衣裳已施行:衣服已经穿戴完毕,意味着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已过。
  3. 针线犹存未忍开:虽然已经看尽,但仍不愿意动手去拆开旧物,表达了对过往的留恋。
  4. 尚想旧情怜婢仆:依然怀念过去的情感,特别是对曾经的侍从和仆人的关怀。
  5. 诚知此恨人人有:明确知道这种遗憾和怨恨是普遍存在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而著称,常常描绘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稹早年,正值其人生经历波折之时。他的爱情与生活遭遇了许多坎坷,尤其在与妻子离世后的心情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深切怀念与现实的感慨。开头的“昔日戏言身后意”,抒发了对往年玩笑话语的无奈,曾经轻松的承诺如今却成为了沉重的现实。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衣裳已施行看尽”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一切都已成过往,唯有那针线却仍未动手,表现了对往事的不舍。

“尚想旧情怜婢仆”一句,将目光转向曾经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对于身边人的关怀与思念,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与情。结尾则升华了情感,提到“贫贱夫妻百事哀”,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单却富有力量,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与对情感的追求,尤其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日戏言身后意:往昔的玩笑话如今成了现实,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2. 今朝都到眼前来:曾经的承诺或情感,如今都已显现。
  3. 衣裳已施行看尽:人生的经历已尽,衣裳作为生活的象征,反映经历。
  4. 针线犹存未忍开:虽已看尽过往,却不忍动手去拆开,显示留恋之情。
  5. 尚想旧情怜婢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关心曾经的仆人。
  6. 也曾因梦送钱财:梦中财富的象征,表现对物质的渴望与追求。
  7. 诚知此恨人人有:对这种遗憾的普遍性有清楚的认识。
  8. 贫贱夫妻百事哀:揭示了穷困夫妻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衣裳比作人生经历,形象生动。
  • 反复:通过反复强调情感的复杂性,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往事与现实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爱的懷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衣裳:象征人生的经历与岁月的流逝。
  2. 针线:代表着对往事的留恋与不舍。
  3. :体现人们对物质与情感的渴望。
  4. 婢仆:代表曾经的情感与人际关系的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身后意”指的是: A. 身体健康
    B. 身故后的意图
    C. 将来的打算

  2. 诗中“衣裳已施行”表达了什么?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人生经历的总结
    C. 对物质财富的渴望

  3. 结尾“贫贱夫妻百事哀”说明: A. 夫妻关系美满
    B. 生活困难带来的忧愁
    C. 财富的重要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长恨歌》:同样探讨了爱情与人生的无常。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元稹的《遣悲怀》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反思,但元稹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白居易则注重社会现实。

通过这些比较与延伸,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稹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