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7 10:47:24

寒食清明都过了,又还杨柳依依。

绿荫一片乱莺啼。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

莫向斜阳温旧梦,不如燕子能飞。

倚栏犹惜絮沾泥。

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寒食清明都过了,又还杨柳依依。
绿荫一片乱莺啼。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
莫向斜阳温旧梦,不如燕子能飞。
倚栏犹惜絮沾泥。
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

白话文翻译:

清明和寒食节都已经过去了,杨柳依然随风摇曳。绿荫下,乱莺在啼叫。马在芳草之外嘶鸣,人在画桥的西边。不要在斜阳下温习旧梦,不如让燕子自由飞翔。倚着栏杆,仍然惋惜那些沾泥的柳絮。面对风,双袖湿透,轻声唱着白铜鞮。

注释:

  • 寒食:寒食节,春季节日,纪念介子推,通常禁火食冷食。
  • 清明:清明节,祭扫祖先的节日,春天时节。
  • 杨柳依依:形容杨柳柔软垂下的样子。
  • 乱莺啼:形容春天鸟儿的鸣叫声。
  • 马嘶芳草外:指马在芳草外面嘶鸣,表现自然的气息与生机。
  • 斜阳:夕阳西下的情景。
  • 旧梦:过去的美好回忆。
  • 燕子:象征自由与希望的鸟类。
  • 絮沾泥:指柳絮沾染泥土,暗含惋惜之情。
  • 白铜鞮:一种乐器,故指歌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德明,现代著名作家、诗人。他是现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以创作小说和诗词闻名,作品常富有生活气息,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写于20世纪4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旧时美好回忆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临江仙》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回忆的感慨。开篇以“寒食清明都过了”引入,给人一种时光飞逝的感觉。接着描绘了杨柳依依、绿荫下乱莺啼的春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然而,随着“莫向斜阳温旧梦”的出现,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惆怅与孤独。旧梦的温存与斜阳的凋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伤的对比。

“倚栏犹惜絮沾泥”,再一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惋惜。最后一句“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既是对春风的感受,也是对生活的沉思。白铜鞮的唱响,似乎也在暗示着生活的美好尽管短暂,但仍值得珍惜。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入,逐渐深入到情感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层次,展现了张恨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食清明都过了,又还杨柳依依”:传达了时光流逝的感觉,杨柳依然象征着春天的生命力。
  2. “绿荫一片乱莺啼”: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3. “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画桥的意象则增添了诗的美感。
  4. “莫向斜阳温旧梦,不如燕子能飞”:对过去的怀念与对自由的向往之间的冲突。
  5. “倚栏犹惜絮沾泥”:对美好事物的惜别,暗示一种无奈。
  6. “临风双袖湿,一曲白铜鞮”:感受到风的湿润,乐曲的吟唱给人以希望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
  • 拟人:描绘鸟叫、马嘶等生动的景象,营造情感氛围。
  • 对仗:如“马嘶芳草外,人在画桥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既美好又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生命力与春天的气息。
  • 乱莺:象征自由与青春。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旧梦的凋零。
  • 燕子:象征希望与向往的自由。
  • 絮沾泥:象征美好的事物被现实所玷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清明都过了”中提到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寒食节和清明节
  2. “莫向斜阳温旧梦”的意思是:

    • A. 不要在夕阳下追忆往事
    • B. 向夕阳温暖旧梦
    • C. 希望旧梦能重新温暖
  3. “倚栏犹惜絮沾泥”中“絮”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
    • B. 柳絮
    • C. 桃花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张恨水的《临江仙》更多地表现了对过往的惆怅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理想自由的追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不同。张恨水的诗更具生活气息,李白则更具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张恨水诗文集》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