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泠泠风举碧罗裳,一曲焦桐月在床。
寂历寒波兼坠叶,不知何处是潇湘。
白话文翻译:
清凉的风吹起碧色的罗裙,一曲焦桐之音在床上响起。
寂静的寒波伴随着落叶,不知道哪里才是潇湘。
注释:
- 泠泠:形容风声清凉的样子。
- 碧罗裳:指青绿色的轻纱裙子。
- 焦桐:指焦桐木,常用来制作乐器,这里用来形容乐曲的声音。
- 寂历:寂静而又经过的样子。
- 寒波:寒冷的波浪。
- 潇湘:指湘江、潇水一带,古时常用来代表南方的美丽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慎中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晚明时期,其诗作以表现孤寂、思乡等情感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营造氛围,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慎中游历途中,因思念故乡而写,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一诗,王慎中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极具情感的音乐描绘,以及对故乡潇湘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惆怅。首句“泠泠风举碧罗裳”,轻盈的风与罗裙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意境,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轻柔的风拂面而来。紧接着“一曲焦桐月在床”,则将音乐引入画面,焦桐的乐声在夜色中回荡,伴随着月光,增添了夜的神秘与幽静。后两句“寂历寒波兼坠叶”,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寒波与落叶的结合让人感到一丝凄凉,最后一句“不知何处是潇湘”则是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渴望与迷惘。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音乐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泠泠风举碧罗裳:清风轻轻吹动青绿色的罗裙,营造出一种清新、轻盈的感觉。
- 一曲焦桐月在床:焦桐的乐声响起,映衬着床上的月光,表现出夜晚的静谧与诗意。
- 寂历寒波兼坠叶:寒冷的波浪伴随着落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不知何处是潇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宿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比作清凉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类的情感,使得景象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哀愁,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游子在外的迷惘与对家乡深切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着自由与流动,带来清新。
- 碧罗裳:代表美与轻盈,亦为女性的柔美象征。
- 焦桐:与音乐相关,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寒波:暗示着秋冬的到来,象征着孤独与凋零。
- 潇湘:象征着故乡与思念的寄托,承载了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泠泠风”的意思是?
- A. 热风
- B. 清凉的风
- C. 暴风
- D. 和风
-
“焦桐”在诗中指什么?
- A. 一种树木
- B. 一种乐器
- C. 一种花
- D. 一种食物
-
诗人对潇湘的感情是?
- A. 喜欢
- B. 思念
- C. 忘记
- D. 嫌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慎中的《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与杜甫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与故乡的思念,但王慎中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饮酒表现出其内心的孤独感,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