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时间: 2025-01-01 15:10:35

云液流甘漱石牙,润通锡麓树增华。

汲来晓冷和山雨,饮处春香带涧花。

合契老僧烦每护,修经幽客记曾夸。

送行一斛还堪赠,往试云门日注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 高启 〔明代〕

云液流甘漱石牙, 润通锡麓树增华。 汲来晓冷和山雨, 饮处春香带涧花。 合契老僧烦每护, 修经幽客记曾夸。 送行一斛还堪赠, 往试云门日注茶。

白话文翻译:

云液般的泉水甘甜,流过石牙, 滋润了锡山的山麓,树木更加繁茂。 清晨汲取的泉水带着山雨的凉意, 饮用时,春天的香气中夹杂着涧边的花香。 与老僧心意相合,他常常守护这泉水, 修行的隐士也曾夸赞过这泉水的清幽。 送别时,一斛泉水作为礼物, 前往云门山时,可以用来泡茶。

注释:

  • 云液:形容泉水清澈如云。
  • 漱石牙:泉水流过石头,如同漱洗。
  • 锡麓:指锡山,位于江苏无锡。
  • 晓冷:清晨的凉意。
  • 合契:心意相合。
  • 修经幽客:指隐居修行的人。
  • 一斛: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云门:指云门山,位于浙江绍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为送别友人游历越地(今浙江一带)而作,以惠山泉为赠礼,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越地风光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惠山泉为线索,描绘了泉水的甘甜、清冷和香气,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诗中“云液流甘漱石牙”一句,用“云液”形容泉水,赋予其清澈如云的特质,而“漱石牙”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过石头的情景。后文通过“润通锡麓树增华”等句,进一步展现了泉水对周围环境的滋养作用,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珍贵地位。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液流甘漱石牙”:以“云液”形容泉水,赋予其清澈如云的特质,“漱石牙”形象地描绘了泉水流过石头的情景。
  2. “润通锡麓树增华”:泉水滋润了锡山的山麓,使得树木更加繁茂。
  3. “汲来晓冷和山雨”:清晨汲取的泉水带着山雨的凉意,增添了泉水的清新感。
  4. “饮处春香带涧花”:饮用时,春天的香气中夹杂着涧边的花香,使得泉水更加芬芳。
  5. “合契老僧烦每护”:与老僧心意相合,他常常守护这泉水,显示了泉水的珍贵。
  6. “修经幽客记曾夸”:修行的隐士也曾夸赞过这泉水的清幽,增加了泉水的文化内涵。
  7. “送行一斛还堪赠”:送别时,一斛泉水作为礼物,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8. “往试云门日注茶”:前往云门山时,可以用来泡茶,预示了泉水的实用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液”比喻泉水的清澈。
  • 拟人:如“漱石牙”赋予泉水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汲来晓冷和山雨,饮处春香带涧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惠山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液:清澈如云的泉水。
  • 漱石牙:泉水流过石头的情景。
  • 锡麓:锡山的山麓。
  • 晓冷:清晨的凉意。
  • 春香:春天的香气。
  • 涧花:涧边的花香。
  • 老僧:守护泉水的僧人。
  • 幽客:隐居修行的人。
  • 一斛:泉水的容量。
  • 云门:云门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液流甘漱石牙”中的“云液”指的是什么? A. 云朵 B. 泉水 C. 雨水
  2. “润通锡麓树增华”中的“锡麓”指的是哪里? A. 锡山 B. 锡林郭勒 C. 锡安山
  3. “饮处春香带涧花”中的“涧花”指的是什么? A. 山涧中的花 B. 涧边的花 C. 涧中的水花
  4. “送行一斛还堪赠”中的“一斛”是什么单位? A. 重量单位 B. 容量单位 C. 长度单位

答案:1.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高启《赋得惠山泉送客游越》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高启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有助于深入理解山水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