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时间: 2025-01-17 10:16:59

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 风起涧声乱,景寒云气深。 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

白话文翻译:

风起时,山涧的声音变得杂乱无章,景色寒冷,云气显得更加深沉。 山中的人归家晚了,诗意却充满了秋天的树林。

注释:

  • 涧声:山涧中的流水声。
  • 景寒:景色显得寒冷。
  • 云气:云雾之气。
  • 山人:指隐居山中的人。
  • 归卧:回家休息。
  • 诗意:诗的意境或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题写在张来仪的画作上赠予张伯醇的。张来仪是明代画家,张伯醇则是受赠者。诗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隐居者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诗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中的秋景和隐居者的情感。首句“风起涧声乱”,以风起时山涧声音的杂乱,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动态美。次句“景寒云气深”,则通过“景寒”和“云气深”两个词语,传达了山中秋天的寒冷和云雾的深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后两句“山人归卧晚,诗意满秋林”,则表达了隐居者在山中晚归,感受到的诗意和宁静,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起涧声乱”:风起时,山涧中的流水声变得杂乱,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动态美。
  • “景寒云气深”:景色显得寒冷,云雾之气深沉,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
  • “山人归卧晚”:隐居山中的人归家晚了,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
  • “诗意满秋林”:诗的意境或情感充满了秋天的树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风起涧声乱”中的“乱”字,赋予了涧声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
  • 意象:通过“涧声”、“景寒”、“云气”等意象,营造出山中秋天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秋景和隐居者的情感,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诗意,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涧声”:山涧中的流水声,象征自然的动态美。
  • “景寒”:景色显得寒冷,象征秋天的氛围。
  • “云气”:云雾之气,象征深邃和幽静。
  • “秋林”:秋天的树林,象征诗意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起涧声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风平浪静的湖面 B. 风起时山涧声音的杂乱 C. 风和日丽的田野 答案:B

  2. “景寒云气深”中的“景寒”指的是什么? A. 景色显得寒冷 B. 景色显得温暖 C. 景色显得明亮 答案:A

  3. 诗中“山人归卧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迫 B. 宁静 C. 忧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秋天的景色,表达隐逸之情。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色,表达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高启的《题张来仪画赠张伯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山中的秋景,但高启的诗更注重表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诗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山水诗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