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晚眺图》
时间: 2025-01-19 19:0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上晚眺图 高启 〔明代〕 一发青山断雁边,渚宫楼阁暮云连。 烟波仿佛江南意,风柳依稀峡外天。 钓艇归时风动苇,僧钟起处日沉烟。 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白话文翻译:
在青山的一角,断雁飞过,渚宫的楼阁与暮云相连。 烟波浩渺,仿佛江南的意境,风吹柳树,依稀可见峡外的天空。 钓船归来时,风吹动芦苇,僧寺的钟声响起,太阳沉入烟雾之中。 看着这幅图画,突然产生了对沧洲的向往,自己陷入尘世已经多少年了。
注释:
- 一发:形容山峰尖锐,如发丝一般。
- 断雁:飞行的雁群中断,形容雁群飞行的景象。
- 渚宫:古代宫殿名,此处泛指宫殿。
- 烟波: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 依稀:隐约,不清晰。
- 钓艇:钓鱼的小船。
- 僧钟:僧寺的钟声。
- 沧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此处指理想中的清净之地。
- 黄尘:尘世,比喻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明代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幅江上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超脱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启在观赏一幅江上晚景图时所作,通过对图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怀念和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上晚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青山、楼阁、烟波、风柳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烟波仿佛江南意”一句,既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观图忽起沧洲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身堕黄尘又几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发青山断雁边”:青山尖锐如发,雁群飞过,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 “渚宫楼阁暮云连”:宫殿楼阁与暮云相连,营造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
- “烟波仿佛江南意”:烟波浩渺,让人联想到江南的美丽风光。
- “风柳依稀峡外天”:风吹柳树,隐约可见峡外的天空,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钓艇归时风动苇”:钓船归来,风吹动芦苇,形成一幅宁静的江上晚景。
- “僧钟起处日沉烟”:僧寺的钟声响起,太阳沉入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观图忽起沧洲想”:看着这幅图画,突然产生了对沧洲的向往。
- “身堕黄尘又几年”:自己陷入尘世已经多少年了,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发青山”将青山比作发丝,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柳依稀峡外天”将风柳拟人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对仗:如“烟波仿佛江南意,风柳依稀峡外天”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晚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厌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沧洲想”与“黄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 断雁:象征着离别与远行。
- 烟波:象征着朦胧与深远。
- 风柳:象征着柔美与动感。
- 钓艇:象征着宁静与闲适。
- 僧钟: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 沧洲:象征着理想与清净。
- 黄尘:象征着尘世与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一发青山”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尖锐 B. 山峰平缓 C. 山峰高大 D. 山峰低矮 答案:A
-
“烟波仿佛江南意”中的“烟波”指的是什么? A. 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B. 水面上漂浮的烟雾 C. 水面上漂浮的波纹 D. 水面上漂浮的泡沫 答案:A
-
诗中的“沧洲想”指的是什么? A. 对江南的怀念 B. 对尘世的厌倦 C. 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D. 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同样描绘了江上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高启《江上晚眺图》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两者都描绘了江上景色,但高启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的厌倦,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高启诗集》:收录了高启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对古代山水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鉴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启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