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城日晚悠悠,弦歌在碧流。
夕风飘度曲,烟屿隐行舟。
问拍拟新令,怜香占彩球。
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的场景,城外的暮色悠然,湖面上传来弦乐声和歌声。微风轻轻拂过,乐曲在水面荡漾,隐约可见小舟在烟雾缭绕的水边行驶。我询问他是否能作新曲,怜惜那香气四溢的彩球。当宴席上我虽已饮醉,但又何必再去缓缓道别的愁绪呢?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悠长,心情舒畅。
- 弦歌:指弦乐伴奏的歌声。
- 飘度曲:微风拂过,乐曲在水面上荡漾。
- 烟屿:烟雾笼罩的小岛,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怜香: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怜惜。
- 彩球:这里指盛开的花球,象征美丽与生机。
- 当筵:在席间,当宴席上。
典故解析:
杜牧的诗作常常借景抒情,表现离愁别绪。此诗中涉及的“弦歌在碧流”或许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水边泛舟,吟唱的习俗,体现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樱桃,晚唐著名诗人,以七言绝句见长,诗风清新婉约,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牧送别友人王十秀才时,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不舍之情。正值晚春时节,正好与送别的主题相契合,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情感的送别场景。开头的“城日晚悠悠”设定了一个悠闲的氛围,夕阳西下,城外的景色愈加柔和,令人心生遐想。接着“弦歌在碧流”则通过音乐的元素营造了一种人文情怀,弦乐的清脆与水流的潺潺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友谊的珍贵。诗中“问拍拟新令”,显示了杜牧对友人的关心与期待,而“怜香占彩球”则暗指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当筵虽一醉,宁复缓离愁”则将主题推向高潮,尽管在酒席上饮醉,依然难掩离别的愁绪,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感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城日晚悠悠:描绘傍晚的宁静,给人以放松的感觉。
- 弦歌在碧流:音乐与自然相融,展现出优雅的氛围。
- 夕风飘度曲:微风拂过,乐声随风而动,增添了诗的动感。
- 烟屿隐行舟:小舟在烟雾中隐现,增添了神秘感与诗意。
- 问拍拟新令:诗人向友人提议作新曲,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怜香占彩球:对美好事物的怜惜,象征生活的美好。
- 当筵虽一醉:尽管饮酒醉倒,依然感受到离愁。
- 宁复缓离愁:即使醉酒,也难以消除离别的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屿隐行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
- 拟人:将自然中的风与乐曲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全诗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其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音乐,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离别时的愁苦心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感。
意象分析:
- 城:象征着人世间的纷扰。
- 夕阳: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弦歌:象征着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 烟屿:象征着梦幻与遥远的追忆。
- 彩球:美好而短暂的事物,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了哪个时间段的场景?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深夜
-
诗中提到的“弦歌”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诗歌
- B. 音乐
- C. 舞蹈
- D. 绘画
-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冷漠
- B. 深厚
- C. 失望
- D. 疏远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其风格更为豪放,展现了李白的洒脱与不羁;而杜牧的《后池泛舟送王十秀才》则更为细腻、婉约,渗透了更多的感伤与对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