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重送
作者:杜牧〔唐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白话文翻译
手里捏着金色的仆姑,腰间悬挂着玉制的辘轳。正好趁着北方的爬头峰,去给可汗捉拿那些奴隶。六宫虽然念叨着相如的赋词,但又怎能抵挡住边防的重武士呢!
注释
- 金仆姑:指金色的仆姑,古代一种饰物,象征富贵。
- 玉辘轳:玉制的辘轳,象征高贵和权势。
- 爬头峰:指北方的高山,可能暗示向北方进军。
- 可汗:指草原上的统治者,通常指的是契丹等北方民族的首领。
- 相如赋: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辞赋,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防边重武夫:边防的重武士,强调军人的重要性。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相如赋”出自汉代诗人司马相如,内容常常描绘美丽的景物和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操。诗中提到的可汗,代表了北方民族的武力与威严,暗示了国家安全与对外的防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樱桃,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七言律诗,以清新婉约和豪放激昂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国力渐衰、边防紧张的时期,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与对北方民族威胁的警惕。
诗歌鉴赏
杜牧的《重送》在形式上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精湛技艺,意象鲜明、层次分明。开篇以“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描绘了一个贵族的形象,象征着富有与权势,同时也暗示着对生活的奢华追求。接下来,通过“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诗人将视线转向北方,暗示了对边疆的关注与对外敌的警惕,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诗的最后两句“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则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突,宫廷的文人雅士与边防的武士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文人虽能吟诗作赋,却难以抵挡外敌的侵扰。整体上,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充满了张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手捻金仆姑:开篇描绘了手握金饰的人,展现其身份地位。
- 腰悬玉辘轳:进一步强调其富贵,象征权势。
- 爬头峰北正好去:转向北方,暗示出征的决心。
- 系取可汗钳作奴:表达对敌人的威胁和对战争的渴望。
- 六宫虽念相如赋:宫廷中虽然有文人的雅趣。
- 其那防边重武夫:强调现实中武士的重要性,体现出对文人的讽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仆姑和玉辘轳比作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与对文人雅士的批判,反映出在国家危机面前,文人应当关注现实问题,而非沉迷于诗词歌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仆姑:象征财富与地位。
- 玉辘轳:象征权势与尊贵。
- 可汗:象征外敌的威胁。
- 六宫:象征宫廷的文人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送》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牧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金仆姑”象征什么?
- A. 战斗
- B. 富贵
- C. 文人
- D. 乡土
-
哪一句强调了武士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
- A. 六宫虽念相如赋
- B. 手捻金仆姑
- C. 其那防边重武夫
- D. 腰悬玉辘轳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牧的《重送》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但杜牧更多侧重于边防的武力,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破败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同,前者较为激昂,后者则显得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