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
作者: 许有壬
平生爱竹。到处萦心曲。一日相违人便俗。栽满水边茅屋。谁知岁晚空山。佳人能慰荒寒。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热爱竹子,心中常有竹子的曲调。在某一天与人相违背,便被世俗所困扰。我在水边的茅屋中栽满了竹子。谁能想到在空山之中,年末时节,佳人能够安慰我这份荒寒。不要去谈论和羹的丰盈,且看看那高洁的竹子停息在鸾凤之上。
注释:
- 平生:一生,终生。
- 萦心曲:萦绕在心中的曲调。
- 相违:相互违背。
- 便俗:变得世俗化,陷入世俗的困扰。
- 栽满:种满。
- 空山:空旷的山,象征寂静和孤独。
- 佳人:美好的女子,这里指能带来慰藉的人。
- 荒寒:形容孤独和寒冷的环境。
- 和羹:和谐的羹汤,引申为生活的富足。
- 高节:高洁的品格,象征竹子的高尚气质。
- 停鸾:停息在凤凰之上的意象,象征高贵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有壬,元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契合。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和可行梅竹韵三首》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开篇以“平生爱竹”表明主题,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谦逊等品质。诗人在“到处萦心曲”中流露出对竹的情感,竹子成为其心灵寄托的对象。接着,诗人提到与人相违,反映出对世俗的反感和内心的挣扎。水边的茅屋成为他栖息的地方,竹子的生长象征着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则是对生活富足与精神高尚的反思。诗人在这里提倡追求内心的高洁,而非物质的丰盈。整体而言,这首诗传达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爱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
- 到处萦心曲:描述了竹子在他心中的重要性,竹的曲调常常萦绕。
- 一日相违人便俗:一旦与他人发生冲突,便陷入了世俗的纷扰。
- 栽满水边茅屋:描绘了诗人安静的生活环境,水边的茅屋充满了竹子。
- 谁知岁晚空山: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岁末的空山更加寂静。
- 佳人能慰荒寒:暗示了一种理想化的情感寄托,佳人给予心灵慰藉。
- 莫论和羹结实:强调物质生活的无足轻重。
- 且看高节停鸾:呼唤人们关注高洁的品格。
修辞手法:
- 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对比,强调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 比喻: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佳人象征内心的慰藉。
- 排比:句式的对称与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热爱,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和谦逊。
- 水边:象征宁静、自然的生活环境。
- 佳人:象征内心的慰藉与情感寄托。
- 空山:象征孤独与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生爱竹”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竹子的热爱
- B. 诗人对花的热爱
- C. 诗人对水的热爱
-
“莫论和羹结实”一句的意思是?
- A. 不要谈论物质的丰盈
- B. 要求和谐的生活
- C. 吃得饱才是最重要的
-
佳人象征什么?
- A. 物质富足
- B. 内心的慰藉
- C. 社会地位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板桥的诗作,强调竹子的高洁品格。
- 《梅花》:王冕的诗作,表现傲雪而开的梅花,象征清高的志节。
诗词对比:
- 《清平乐》和《竹石》:两首诗都以竹子为主题,前者侧重内心情感,后者强调高洁品格的坚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竹文化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