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再和)》

时间: 2024-09-19 20:44:21

当时命友。

曾借邻家酒。

旧曲不知何处奏。

梦断空思纤手。

却应去路非遥。

今朝还有明朝。

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意思解释

清平乐(再和)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原文展示: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白话文翻译:

当时与朋友相聚,曾借邻居家的酒来欢醉。那旧曲如今不知在哪里能听到。梦醒时分,徒自思念那纤纤的手。其实离去的路并不遥远。今晨还有明日的光阴。随意说说人能把石头变成金,但要知道石头终究是被人磨损的。

注释:

  • 命友:命,指邀约或邀请,友指朋友。
  • 邻家酒:借用邻居的酒,形容当时的欢聚。
  • 旧曲:指往日的歌曲,寓意美好回忆。
  • 纤手:形容女子的手细腻纤细,象征柔美。
  • 去路非遥:指离别的路并不远,暗含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 化石:比喻人们的能力,可以改变事物的本质。

典故解析:

  • 化石: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比喻人们的变化或者对时间的感慨,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季和,号兰亭,宋代词人,著名的"婉约派"代表之一。他的词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语言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清平乐(再和)》写作于李之仪与朋友相聚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旧友相聚和美好回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快乐时光的怀念。开头几句,勾勒出温馨的聚会场景,邻家酒的借用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旧曲不知何处奏”,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遗憾,仿佛时光一去不复返。紧接着的“梦断空思纤手”,诗人通过梦的意象,表达了对往事的缅怀与对某人的深情思念。

“却应去路非遥”一句,展现出一种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尽管生活中有分别,但心中仍有希望。最后两句则带有哲理性,提醒人们生活的无常与变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珍惜的。整体上,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之仪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当时命友 - 回忆起当时与朋友的畅饮,营造出温暖的聚会氛围。
  2. 曾借邻家酒 - 借酒助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3. 旧曲不知何处奏 - 暗示过去的美好已经无法再现,产生一种惆怅。
  4. 梦断空思纤手 - 通过梦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
  5. 却应去路非遥 - 未来的重聚在望,给予人们希望。
  6. 今朝还有明朝 - 强调时间的延续与未来的可能性。
  7. 谩道人能化石 - 反思人们对生活的幻想。
  8. 须知石被人消 - 现实是残酷的,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中的变迁比作石头的磨损,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拟人:赋予石头以人性,表达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谊与欢乐,寄托情感。
  • :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回忆。
  • :象征柔情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之仪的“清平乐(再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日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梦断空思纤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和思念
    C. 愤怒
    答案:B

  3. “谩道人能化石”中的“化石”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变化
    B. 物质的财富
    C. 人际关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声声慢》

诗词对比:

  • 李之仪 vs. 李清照:两位词人都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但李之仪更侧重于友谊的温暖,而李清照则多描写爱情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词人研究》
  • 《李之仪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