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题山水花卉册页第六》

时间: 2025-01-17 09:12:15

春山自晓。

露浥无人到。

一径苔深香缥缈。

惟有数声啼鸟。

千年流水泠泠。

清风写入瑶琴。

惆怅湘灵梦远,天涯未佩留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山自晓。露浥无人到。一径苔深香缥缈。惟有数声啼鸟。千年流水泠泠。清风写入瑶琴。惆怅湘灵梦远,天涯未佩留簪。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清新,露水滋润着大地,却没有人来此游玩。小径上苔藓深厚,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唯有几声鸟鸣打破宁静。千年的溪水潺潺流淌,清风轻轻吹拂,仿佛在为瑶琴谱写乐曲。心中惆怅,湘灵的梦遥不可及,天涯之路未曾佩戴留念的簪子。

注释:

  • 春山自晓:春天的山在清晨时分。
  • 露浥:露水滋润,浥意为湿润。
  • 无人到:没有人来此游玩。
  • 一径苔深香缥缈:小路上长满深厚的苔藓,散发出缥缈的香气。
  • 千年流水泠泠:千年的流水发出清澈的声音。
  • 清风写入瑶琴:清风仿佛在为瑶琴演奏。
  • 惆怅湘灵梦远:心中惆怅,湘灵的梦远在天边。
  • 天涯未佩留簪:在天涯之处尚未佩戴留念的簪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衡恪(1870-1933),字仲甫,号雨谷,近现代著名的词人和文学家。生于福建,后移居北京,早年受到良好教育,精通诗词,尤以词作见长。陈衡恪的词风清新典雅,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感悟。

创作背景:

《清平乐·题山水花卉册页第六》创作于陈衡恪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助山水花卉的意象,抒发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个人情感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春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春山、露水、苔藓、鸟鸣,构成了一个清新、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环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然而,在这静谧的自然中,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与孤独。流水的潺潺声、清风的轻拂,似乎都在倾诉着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湘灵”是指湘妃,传说中的美丽女子,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向往,同时也象征着失去与遗憾。最后一句“天涯未佩留簪”则暗示着一种未能实现的愿望,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甘。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山自晓:春天的山在清晨时分,清新而宁静。
  2. 露浥无人到:露水滋润着山野,但没有人来到这里游玩,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3. 一径苔深香缥缈:小路上长满了苔藓,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给人一种幽静之感。
  4. 惟有数声啼鸟:只有几声鸟鸣,打破了宁静,增添了一丝生机。
  5. 千年流水泠泠:千年的溪水流淌,声响如泠泠琴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6. 清风写入瑶琴:清风轻拂,仿佛在为瑶琴谱写乐曲,表达出一种艺术的美感。
  7. 惆怅湘灵梦远:心中惆怅,湘灵的梦远在天边,使人感到失落。
  8. 天涯未佩留簪:在天涯的远方,尚未佩戴留念的簪子,象征着未达成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风比作瑶琴的乐声,增添了词的音乐感。
  • 拟人:将清风赋予了写乐曲的能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年流水”和“惆怅湘灵”形成对比,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新生与希望。
  • 露水:代表纯净与清新。
  • 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
  • 啼鸟:代表生机与活力。
  • 流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
  • 清风:象征自由与灵动。
  • 湘灵:寓意美好与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灵”象征什么? A. 失落与追忆
    B. 勇气与希望
    C. 快乐与幸福

  2. 诗的背景是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生活
    B. 社会动荡时期的情感体验
    C. 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3. 诗中提到的“天涯未佩留簪”意指什么? A. 旅行的渴望
    B. 对未实现愿望的惋惜
    C. 重逢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衡恪的《清平乐》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两首词都展现了女性情感的细腻与深刻,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衡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