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时间: 2025-01-01 13:59: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
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
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
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
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白话文翻译:
燕国有一座黄金台,远远望去让人心生向往。
那些琐碎的事情令人怨恨,三年间却也有奇异的功勋。
悠闲地治理疆域,东海上云朵漫游。
哪里知道世事如此不同,丰美的谷物也会被火焚烧。
致使金石都被抛弃,谁在乎那些愚蠢的虫群。
风波骤然袭来,留下的是满心的遗憾与纷乱的情绪。
难道不应善于谋划未来,而交结私情却无人知晓。
为了忠诚不顾家国,晏子也曾留下文辞。
注释:
- 燕有黄金台:燕国的黄金台,象征着权势和财富。
- 嗛嗛事强怨:形容琐碎的事情令人强烈怨恨。
- 三岁有奇勋:三年间获得的非凡功勋,暗指时间的短暂和功业的难得。
- 悠哉辟疆理:悠闲地治理国家事务,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 嘉谷坐熇焚:美好的谷物被火焚烧,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灭。
- 风波欻潜构:风波突如其来,暗示不测之事的发生。
- 交私非所闻:与私情交往却无人知晓,暗指隐秘的情感和利益关系。
- 晏子亦垂文:晏子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表明忠诚与家国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与王勃、贾岛并称“初唐三杰”,以其诗歌、散文、寓言等作品而知名。柳宗元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清晰的文风受到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咏史》创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政治失意使他对历史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触。这首诗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咏史》是一首通过历史回顾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思考的诗。全诗以燕国的黄金台为引子,借助这一象征富贵和权势的地点,揭示了表面光鲜下的无奈与怨恨。诗中提到的“嗛嗛事强怨”,显示出诗人对琐碎政治事务的不满,以及对那些真正有功勋的人的怀念。
从“悠哉辟疆理”可见诗人对治理国家的理想态度,然而“嘉谷坐熇焚”则反映了美好事物在现实中受到损害的无奈,表现出世事的变迁和无常。最后,诗人用“晏子亦垂文”总结了忠诚与家国责任的永恒主题,表明在纷扰的世事中,真正的忠诚是值得珍视的。
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柳宗元深邃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通过历史的镜子,诗人呼唤人们关注真实的政治与社会现状,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有黄金台:起句引入,设定了一个富贵的背景。
- 远致望诸君: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向往。
- 嗛嗛事强怨:记述对琐事的怨恨,表达对政治的失望。
- 三岁有奇勋:强调即使在短短三年内也能成就非凡。
- 悠哉辟疆理:展现治理国家的理想状态。
- 东海漫浮云:描绘自然风光,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宁知世情异:反问世事的变化,让人感到无奈。
- 嘉谷坐熇焚:意象强烈,表现美好事物的毁灭。
- 致令委金石:描述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淡薄。
- 谁顾蠢蠕群:对愚蠢之人的讽刺,表现对社会的失望。
- 风波欻潜构:象征突如其来的危机。
- 遗恨意纷纭:表达内心的遗憾和复杂情感。
- 岂不善图后:反思未来的策划与安排。
- 交私非所闻:揭示人与人之间的隐秘关系。
- 为忠不顾内:强调忠诚与家国责任的重要性。
- 晏子亦垂文:以历史人物作结,表现忠诚的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金台”比喻权力与富贵。
- 拟人:将谷物被焚用作象征,赋予其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借鉴,探讨忠诚、权力、世事无常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台:象征权力与财富的中心。
- 东海浮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的生活。
- 嘉谷:代表繁荣与富饶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宗元的《咏史》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忧虑
- B. 快乐
- C. 愤怒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嘉谷坐熇焚”所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遭到毁灭
- B. 财富的获取
- C. 自然风光
- D. 友谊的坚固
-
晏子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政治家
- C. 一位将军
- D. 一位商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勃的《滕王阁序》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柳宗元与王勃的作品均有历史感,但柳宗元更侧重于社会批判,而王勃则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