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
时间: 2025-01-17 09:48: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根柢之摇,枝叶攸病。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顽既夷,庶绩咸正。皇谟载大,惟人之庆。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的根基动摇,国家局势不安定。根本的摇动导致了枝叶的病痛。守卫国家的臣子不称职,失去了对神明的敬畏。唯有王权的提升,才能使国家安定。我们应该依据理智,以和谐和尊敬来治理。那些顽固不化的人都已被平息,百姓的事业也都得到了正直的治理。皇帝的谟策是伟大的,正是人民的福祉。
注释:
- 本邦:指本国或本地。
- 伊晋: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晋国,借指国家。
- 惟时不靖:只说当时国家不安定。
- 根柢之摇:根基动摇。
- 守臣不任:负责治理的臣子不胜任。
- 勩于神圣:不再对神明有敬畏之心。
- 惟钺之兴:指王权的提升。
- 群顽既夷:指顽固者都已被平定。
- 庶绩咸正:百姓的事业都得到了正确的治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与王勃、孟浩然、杜甫并称为“初唐四杰”。柳宗元的诗文风格清新俊逸,语言简练,擅长描写自然和社会现象,尤其以散文和诗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期间,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经历了贬谪的遭遇,使他对于国家治理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靖本邦》是一首充满政治关怀的诗篇,展现了柳宗元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诗中“惟时不靖”开篇直入主题,揭示出国家动荡的现状,紧接着通过“根柢之摇,枝叶攸病”形象地比喻了国家治理的根本问题。枝叶代表国家的繁荣,而根基的摇动则暗示着其脆弱。
诗中提到“守臣不任”,暗指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他们对国家的治理缺乏责任感和敬畏心,这也是造成国家动荡的原因之一。柳宗元呼唤“惟钺之兴”,表达了对明主的期待,强调只有强有力的统治者才能带来国家的安定。
整首诗在情感上融合了忧虑与期盼,既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又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最后“皇谟载大,惟人之庆”则总结出,真正的治理应关注人民的福祉,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本邦伊晋,惟时不靖。”:国家的根基动摇,时局不安。
- “根柢之摇,枝叶攸病。”:根基不稳,枝叶必然遭殃。
- “守臣不任,勩于神圣。”:治理者无能,失去对神明的敬畏。
- “惟钺之兴,翦焉则定。”:只有王权的兴起,才能平息动乱。
-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我们应以理智治理国家,以和谐和尊敬为本。
- “群顽既夷,庶绩咸正。”:顽固者都已被平定,百姓的事业也都得到正直治理。
- “皇谟载大,惟人之庆。”:皇帝的治理方针是伟大的,正是人民的福祉。
-
修辞手法:
- 比喻:“根柢之摇,枝叶攸病”用自然界的比喻形象地表达政治的根本问题。
- 对仗:“惟时不靖,根柢之摇”,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国家动荡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强调治理者应具备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的关注。
意象分析:
- 根基:象征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 枝叶:指国家的表面繁荣与民众的生活状态。
- 守臣:代表执政者,反映出治理的能力与道德。
- 钺:象征权力,暗示强有力的统治是国家安定的保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守臣不任”是指什么?
- A. 守卫者勇敢
- B. 治理者无能
- C. 军队强大
-
“惟钺之兴”意味着什么?
- A. 需要更多的武器
- B. 需要强有力的统治
- C. 需要和平的方式
-
本诗表达了对国家的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担忧与期盼
- C. 快乐
答案:
- B. 治理者无能
- B. 需要强有力的统治
- B. 担忧与期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柳宗元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柳宗元更侧重于政治理想,而杜甫则更多地描写战争与民生疾苦。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柳宗元的语言较为简练,杜甫则更为细腻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