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宴咏石榴》

时间: 2025-01-17 09:28:23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白话文翻译:

可惜庭院中的石榴树,已经移根而去,追随汉朝的臣子。只因为我来得太晚,石榴花开得不如春天时那么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惜:可惜、令人惋惜。
  • 庭中树:指庭院中的石榴树。
  • 移根:迁移根部,象征着树木的移植。
  • :追随、追赶。
  • 汉臣:指汉朝的官员,暗示与汉朝的关系。
  • 来时晚:来到时已经晚了。
  • 花开:石榴花的开放。
  • 不及:比不上、赶不上。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汉臣”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更迭,石榴树作为一种象征植物,常被用来表达生命的繁盛与衰败。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对往日盛景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绍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使用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庭中石榴树的落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无常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侍宴咏石榴》通过对庭中石榴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开头“可惜庭中树”便透出一丝惆怅,石榴树本应是庭院中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如今却因“移根逐汉臣”而失去生机,暗示着政治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以“只为来时晚”道出自己与美好时光的错失,表达了对于错过春天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丰富的情感,令人深思。石榴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繁荣与美好,而诗中的树木却因历史的变迁而失去活力,形成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可惜庭中树:直接表达对庭院中石榴树的惋惜,让人感受到一种悲伤的情绪。
  2. 移根逐汉臣:暗指历史的变迁,石榴树因迁移而失去根基,象征着人事的流转。
  3. 只为来时晚:诗人感叹自己来到这个地方时已是晚了,无法享受到繁花似锦的景象。
  4. 花开不及春:说明石榴花的开放不如春天那般美丽,带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石榴树比喻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石榴树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树:象征着繁荣、爱情与生机。
  • :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可惜庭中树”的意思是: A. 诗人对树木的爱护
    B. 诗人对石榴树的惋惜
    C. 诗人对庭院的欣赏

  2. “移根逐汉臣”中“逐”的意思是: A. 离开
    B. 追随
    C. 迁移

  3. 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惆怅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豆》 王维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红豆》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与《侍宴咏石榴》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前者侧重于情感的寄托,后者则更显无奈与失落。两者在意象的选择上虽有差异,但都在探讨时间与生命的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