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又用张材甫韵》
时间: 2025-01-02 01:47:0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烛影摇红 又用张材甫韵
作者: 张玉娘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梅雪乍融,单于吹彻寒犹浅。夜从灯下剪春幡,笑罢椒盘宴。云母屏开帘卷。放嫦娥广寒宫苑。星移银汉。月满花衢,绕城弦管。谯楼一任更筹换。锦霞银树玉桥联,谁道蓬山远。可是紫箫声断。漫懊恨春宵苦短。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
白话文翻译:
梅花和雪花刚刚融化,单于的号角声吹彻了寒意尚浅。夜晚在灯光下剪裁春天的幡帜,宴席结束后,欢声笑语围绕着椒盘。云母屏风开启,帘子卷起,放眼望去嫦娥在广寒宫苑中。星星随着银河的移动,月色洒满花街,乐声环绕着城池。谯楼上的更换声任由它响起。华丽的霞光、银色的树木、玉色的桥联在一起,谁说蓬莱山遥不可及。可是紫箫的声响已经断绝,令人惋惜春宵的短暂。无法忍受回首往事,映照着芙蕖,令人断肠的鸿雁。
注释:
- 梅雪:梅花与雪的意象,象征冬末春初。
- 单于:指匈奴的统治者,这里用作比喻。
- 春幡:春天的旗帜,象征春天的到来。
- 椒盘:指盛放食物的盘子,宴席的象征。
- 嫦娥:月宫的女神,代表美丽和孤独。
- 银汉:银河,象征着星空和遥远的距离。
- 谯楼:城楼,夜间更换的声音。
- 紫箫:一种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抒发。
- 芙蕖:荷花,象征纯洁和美好。
- 鸿雁:大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娘是元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而闻名。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中,女性作家的作品相对较少,她的创作为女性文学注入了独特的视角。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季,正值梅花和雪花交融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短暂春宵的惋惜。词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开头的“梅雪乍融”交代了季节的变迁,带来一丝温暖的气息。随着夜幕降临,烛光摇曳,描绘出一种温馨而又浪漫的氛围。宴席上的欢笑声和灯下的春幡,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欢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却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惋惜,春宵苦短,终究难以留住美好。最后几句的“照芙蕖,断肠鸿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苦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雪乍融:描绘春天的来临,温暖和寒冷交织。
- 单于吹彻寒犹浅:单于的号角声犹如寒风,暗示外界的冷峻。
- 夜从灯下剪春幡:在灯下剪裁春天的旗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笑罢椒盘宴:宴席结束,欢快的气氛。
- 云母屏开帘卷:开启云母屏风,展现出美丽的景致。
- 放嫦娥广寒宫苑:想象嫦娥在月宫中,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星移银汉:星星在银河中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月满花衢,绕城弦管:月色照耀下的花街,乐声环绕。
- 谯楼一任更筹换:夜晚的更换声不断,象征时间的流转。
- 锦霞银树玉桥联: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色彩斑斓。
- 谁道蓬山远:质疑蓬莱山的遥远,暗示理想的追求。
- 可是紫箫声断:紫箫的乐声已断,暗示美好已逝。
- 漫懊恨春宵苦短:对春夜短暂的惋惜。
- 不堪回首,照芙蕖,断肠鸿雁:回忆往昔,感叹离别之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到来与梅雪融化相联系,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星星和乐声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锦霞银树玉桥联”,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惋惜,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梅雪:象征春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嫦娥:象征孤独与美丽的追求。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雪乍融”象征着哪个季节的到来?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嫦娥”代表了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与美丽
- C. 战争
- D. 财富
-
“春宵苦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惋惜
- C. 愤怒
- D. 冷漠
答案:
- C. 春天
- B. 孤独与美丽
- B. 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作品相比,张玉娘的词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