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3:43:57

绕地山花献笑容,翠微初到日方中。

淋漓未洒题糕墨,摇曳还吹落帽风。

山气萧森通旦暮,江光溶漾亘西东。

禅堂对饮无嘉菊,半醉行摩五粒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游圭峰留题 其一
作者: 区越 〔明代〕

绕地山花献笑容,
翠微初到日方中。
淋漓未洒题糕墨,
摇曳还吹落帽风。
山气萧森通旦暮,
江光溶漾亘西东。
禅堂对饮无嘉菊,
半醉行摩五粒松。


白话文翻译:

在环绕的山间,花朵绽放出笑容;
当阳光刚刚照到翠微山时,正是中午。
我尚未在题词上洒下墨水,
风儿轻轻摇动,帽子随之飘落。
山间的气息在晨昏之间萧瑟而悠长,
江水波光粼粼,横亘东西两岸。
禅堂里对饮时没有美丽的菊花,
微醉中,我轻抚着五株松树。


注释:

  • 绕地山:指环绕的山,象征自然的美丽。
  • 翠微:形容颜色青翠的山。
  • 淋漓:形容墨水流淌。
  • 题糕墨:写字时所用的墨水。
  • 帽风:风吹动帽子的情景。
  • 萧森:形容山中气息的清冷。
  • :横贯,延伸的意思。
  • 嘉菊:美丽的菊花,常用来象征美好事物。
  • 五粒松:指五棵松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区越,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游览圭峰,感受自然之美,抒发对山水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日重阳节游览圭峰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以“绕地山花献笑容”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宛如在向人们传递笑容。接着,诗人用“翠微初到日方中”写出时刻的恰如其分,正是大好时光。诗中“淋漓未洒题糕墨”有一种期待和陶醉的感觉,诗人尚未开始书写,便已沉醉于当下的美景。

而“摇曳还吹落帽风”则描绘了微风轻拂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细腻。接下来的两句“山气萧森通旦暮,江光溶漾亘西东”则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意境,山间的气息贯穿了日夜,江水的波光映射出东西两岸的美景,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

最后两句“禅堂对饮无嘉菊,半醉行摩五粒松”则回归个人的感受,禅意的对饮显得清幽,缺乏美丽的菊花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失落;而“半醉”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与享受,轻抚松树表明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明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自然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绕地山花献笑容”:花朵在环绕的山中盛开,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翠微初到日方中”:描绘时光的美好,正是阳光照耀的正午。
  • “淋漓未洒题糕墨”:诗人未开始书写,已被自然美景陶醉。
  • “摇曳还吹落帽风”:风轻轻摇动着帽子,表现出自然中轻松悠然的氛围。
  • “山气萧森通旦暮”:山间的清新气息贯穿白天与黑夜,给人一种宁静感。
  • “江光溶漾亘西东”:江水波光粼粼,展现出广阔的自然景象。
  • “禅堂对饮无嘉菊”:即便在对饮中,没有美丽的菊花,反而让人感到缺失。
  • “半醉行摩五粒松”:在微醉中轻抚松树,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献笑容”比喻花朵的美丽。
  • 拟人:将山气和江光赋予了生命,展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如“旦暮”与“西东”。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游山玩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洒脱自在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 翠微:代表宁静、清新之境。
  • 帽风:象征自然的轻柔与自由。
  • 江光:代表广阔的自然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淋漓未洒题糕墨”一句中,诗人尚未做什么?

    • A. 画画
    • B. 写字
    • C. 喝酒
    • D. 吃饭
  3. 诗中未提到什么?

    • A. 嘉菊
    • B. 松树
    • C. 翠微
    • D. 荷花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山居秋暝》:展现了山水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深邃的禅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