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少年行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1:46:10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 少年行二首 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侠客在西陵送别朋友的场景。他在短短的亭子中送行,青翠的槐树夹道而立,白马飞驰如流星般迅猛。听说急报传来,单于(匈奴首领)正在寇扰井陉。少年气宇轩昂,轻松地奔赴战斗,谁还会在意燕山的铭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有勇有义的人,通常指行侠仗义的青年。
  • 短长亭:即短亭,指短小的亭子,形容送别的地方。
  • 青槐:指青色的槐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流星:比喻快速,形容白马的奔跑如流星一般。
  • 羽书:指飞来的书信,通常是急报。
  • 单于:古代匈奴的首领,象征外敌。
  • 燕山铭:燕山上的铭文,象征着历史和过往的事迹。

典故解析

  • 单于寇井陉:指匈奴的侵扰,历史上匈奴常常对汉朝的边境进行攻击。
  • 燕山铭:燕山为历史悠久的地方,铭文则象征着英雄事迹和历史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号芜湖,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律和七绝,被誉为“诗家天子”。他的诗作多描绘战争、边塞和侠义精神,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背景下,正值国家富强、边疆频繁出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少年侠客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于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少年侠客的豪情与壮志。开篇的“西陵侠少年”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充满了侠义精神。短长亭的设置则渲染了送别的氛围,给人以离别的感伤。接下来的描写中,青槐与白马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着宁静的自然,后者则是快速行动的勇者,呼应了侠客的气质与行为。

在面临外敌侵扰的背景下,少年侠客的气宇轩昂显得尤为突出,表现出一种“气高轻赴难”的勇敢精神。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勇气的赞颂,也是对时代英杰的礼赞。最后一句“谁顾燕山铭”则以反问的方式,加深了情感的激烈,表现出对历史的淡然与对现实的关注,强调了年轻人追求理想与责任的决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描绘侠少年在亭中送别,展现侠义与离别情。
  • 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用生动的意象表现出侠客的英俊与迅速,形成鲜明对比。
  • 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信息急迫,外敌来袭,表现出战事紧张。
  •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展现侠客的豪情,反映出对历史的超然与对当下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白马如流星,形象生动。
  • 对仗:如“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年轻人的豪情壮志与对国家的忠诚,强调了侠义精神与对外敌的无畏,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正义与勇敢。
  • 青槐:象征生命与希望。
  • 白马:象征速度与英勇。
  • 羽书:象征信息的急迫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马如流星”比喻什么?

    • A. 马的颜色
    • B. 马的速度
    • C. 马的外形
  2. “单于寇井陉”中的“单于”指的是什么?

    • A. 汉朝皇帝
    • B. 匈奴的首领
    • C. 唐朝将领
  3. 诗中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
    • B. 英勇与责任
    •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少年行二首 其二》:同样展现少年侠客的豪情。
  • 《登鹳雀楼》(王之涣):表现壮志与豪情。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少年行》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侠义精神,后者则表现人生的豪放与饮酒作乐,两者皆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传》
  • 《唐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