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庆寺看芍药》

时间: 2025-01-02 18:26:56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

久辜佳约违莲社,今续清欢到宝蓝。

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

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昭庆寺看芍药
作者: 王涣 〔唐代〕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
久辜佳约违莲社,今续清欢到宝蓝。
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
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


白话文翻译:

春光已经过了一半,牡丹花已盛开,接着芍药花也在禅关中绽放。曾经与友人相约的佳期因故推迟,今天终于在宝蓝寺重续欢愉。在花瓣上,雨露滴落,显得湿润;东风一阵吹来,带来燕子泥土的寒意。酒桌旁的美味佳肴,绿笋和樱桃正摆满一盘。


注释:

字词注释:

  • 芍药:一种花,常与牡丹相提并论,花色鲜艳。
  • 禅关:指禅宗的寺院和景区。
  • 佳约:美好的约定。
  • 莲社:可能指的是朋友聚会的地方,莲花象征纯洁。
  • 清欢:清淡的快乐。
  • 宝蓝: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或特指某种氛围。
  • 垂露:指露水滴落。
  • 燕泥:指燕子筑巢时的泥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莲社”可以理解为与朋友相聚的地方,象征友谊和美好时光。这种聚会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涣,唐代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人情而著称,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天,作者在昭庆寺游玩时,看到了盛开的芍药,联想到过去的友谊与聚会,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春日的欢愉。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念。开篇以“牡丹”和“芍药”两种花卉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牡丹作为“花中之王”,而芍药则是春日另一种美丽的象征,二者的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春光已过一半。

接下来的“久辜佳约”一句,传达了诗人因故未能如期与友人相聚的遗憾,但随后又提到“今续清欢”,表达了诗人对重聚的期待与愉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与情交融,形成了一种清新的意境。

最后几句,诗人细腻地描写了酒桌上的美味佳肴,绿笋和樱桃的搭配,既是食物的描写,也是对生活美好的享受。诗人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找到了平衡,传递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半春光过牡丹,: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牡丹已经盛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又开芍药遍禅关。:接着芍药也在这里盛开,描绘了美丽的春景。
  • 久辜佳约违莲社,:曾经的约定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表达了遗憾。
  • 今续清欢到宝蓝。:今天终于能够重聚,享受清淡的快乐。
  • 垂露几团花面湿,:花瓣上沾着露水,增强了生动的视觉效果。
  • 东风一阵燕泥寒。:东风带来一丝凉意,增加了环境的真实感。
  • 酒边何味呈奇供,:酒桌上端上了美味。
  • 绿笋朱樱正满盘。:绿笋和樱桃正好摆满一盘,象征着丰盛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牡丹”与“芍药”,构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花面湿润,表现出花的生动。
  • 比喻:用“佳约”与“清欢”来表现友谊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花卉与美食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繁华与富贵。
  • 芍药:象征美丽与温柔。
  • 露水:象征清新与生机。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
  • 酒与美食:象征人间的乐趣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花分别是: A. 牡丹与芍药
    B. 玫瑰与百合
    C. 菊花与梅花

  2. “久辜佳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遗憾
    C. 愉悦

  3. 诗中提到的“宝蓝”最可能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处景点
    C. 一种饮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心情,但更多的是孤寂与自省。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和忧国情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王涣的生平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