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裴侍郎》

时间: 2025-01-02 15:56:47

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

珠彩下连星错落,

桂花曾对月婵娟。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

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尊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
珠彩下连星错落,桂花曾对月婵娟。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
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尊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裴侍郎的敬仰与感谢。前七句提到自己在求学三年中,努力追求功名,经过一番磨练,最终得以晋升。诗中提到的“青衿七十榜”指的是科举考试的榜单,诗人从中获得了名次;而“珠彩下连星错落”则形象地描绘了名声的闪耀。最后两句则是表达对裴侍郎的感激之情,希望能在春天的寿宴上致以敬意。

注释

  • 青衿:指读书人,常用来形容书生或学子。
  • 七十榜:科举考试的榜单,一般指考取进士的榜单。
  • 建礼:指的是举行礼仪活动。
  • 含香:香气,通常指香料或香草。
  • 珠彩:珍珠和颜色,形容美丽的事物。
  • 桂花:桂花是秋天开花的植物,象征着高洁和优雅。
  • 玉经:指经书,象征学识的积累。
  • 剑拔沈埋:比喻有才华的人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 衔恩:怀有感恩之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涣,唐代著名诗人,字季凌,号昙华,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清丽婉约的诗篇。他的诗以景寓情,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王涣经过一段艰苦求学后,终于得以在科举中获得成就之际,表达对恩师裴侍郎的敬意与感激。唐代是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师长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裴侍郎的敬仰与感激。开头两句“青衿七十榜三年”和“建礼含香次第迁”,展现了诗人经过三年艰苦努力,终于在科举中取得成功的心路历程,突显出追求知识与名声的艰辛与荣耀。

接下来的两句“珠彩下连星错落”和“桂花曾对月婵娟”则运用优美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与向往。这里的“珠彩”和“桂花”不仅仅是物象,更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体现出一种高洁的追求。

后四句则转向对裴侍郎的感恩,强调“应念衔恩最深者”的主题,诗人希望在春天的寿宴上拜见恩师,以表心中敬意。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相融合,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衿七十榜三年:三年间,诗人努力学习,终于在科举榜单上取得名次。
  2. 建礼含香次第迁:指得到了升迁的机会,举行了礼仪活动,体现对知识的尊重。
  3. 珠彩下连星错落:名声如星星般闪耀,形象地描绘了名声的璀璨。
  4. 桂花曾对月婵娟:桂花象征着高洁,月亮代表着理想,暗喻诗人追求的美好。
  5. 玉经磨琢多成器:通过学习与努力,诗人希望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6. 剑拔沈埋更倚天:有才华的人未能施展,期待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7. 应念衔恩最深者:强调对恩师的感恩之情,表达了诗人深厚的敬意。
  8. 春来为寿拜尊前: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诗人希望在恩师的寿宴上致以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彩下连星错落”,将名声比作星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和内容相互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增强了表达的层次感与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感恩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求学的艰辛与成就,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师长的尊重,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衿:象征读书人,代表了知识与理想。
  • 珠彩:象征名声与荣耀,反映出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 桂花:象征高洁与优雅,表现出诗人的志向。
  • 玉经:象征知识的积累,体现出对学习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青衿”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士兵
    • B. 商人
    • C. 读书人
    • D. 官员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七十榜”是指__

  3.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裴侍郎的感激之情。(对/错)

答案

  1. C. 读书人
  2. 科举考试的榜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成就的追求,但更强调个人的奋斗与理想的实现。
  • 《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下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