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浔阳烟雨外,日暮榜人稀。
野水连天阔,江村带岸移。
鱼龙沾欲动,凫鹭湿安归。
去路仍淹沌,问津多是非。
白话文翻译:
在浔阳的烟雨之中,黄昏时分,划船的人稀少。
广阔的野水与天空相连,江边的村庄随着河岸而移动。
鱼和龙似乎要跃出水面,野鸭和白鹭在湿润的环境中不知归向何方。
前方的路依然模糊不清,询问渡口的人却多是是非之言。
注释:
- 浔阳:地名,指浔阳江,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
- 榜人:划船的人,通常指渡船的船夫。
- 野水:指自然水域,未被人工开凿的河流。
- 鱼龙:这里指鱼和龙,象征着生动的水中生物。
- 凫鹭:指野鸭和白鹭,水鸟的一种,常见于水边。
- 淹沌:形容路途模糊不清,似乎被水淹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翁万达(约1470-1549),明朝诗人,字仲华,号天池,籍贯江西省。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景色。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背景可能与作者的游历经历有关,浔阳江的美丽景色与诗人的感受相互交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浔阳晚舟》是一首描绘江边黄昏景象的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浔阳江的烟雨迷蒙与宁静的氛围。首句“浔阳烟雨外,日暮榜人稀”,开篇便引入了黄昏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孤寂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广阔的野水与天际相连,形成了一个辽阔、开阔的自然画面。此时,江村的移动感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接下来的“鱼龙沾欲动,凫鹭湿安归”,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中生物的动态,似乎在暗示生命的活力与自由。最后两句“去路仍淹沌,问津多是非”则转向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迷茫与困惑的情感在此得以升华,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浔阳烟雨外:描绘了浔阳江外的烟雨景色,给人以朦胧之感。
- 日暮榜人稀:黄昏时分,划船的人稀少,营造出孤独与宁静的氛围。
- 野水连天阔:广阔的水面与天空相连,展现出无边的开阔感。
- 江村带岸移:村庄随着水流的变化而移动,象征着生活的变迁。
- 鱼龙沾欲动:水中的鱼和龙似乎受到刺激,准备跃出水面,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凫鹭湿安归:水鸟在湿润的环境中,归向何方,暗示迷茫与无奈。
- 去路仍淹沌:前方的道路依然模糊不清,表现出对未来的迷惘。
- 问津多是非:询问渡口的人多是闲言碎语,反映了社会的复杂。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鱼龙沾欲动”让水中生物具有人性化的动感。
- 对仗工整,如“日暮榜人稀”与“野水连天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烟雨:象征着朦胧与柔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思绪。
- 野水:代表自然的广阔与自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鱼龙、凫鹭:水中生物的活泼与自由,映射出生命的生机。
- 去路:象征人生的道路,隐喻人生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榜人”指的是: A. 渡船的人
B. 钓鱼的人
C. 农民
D. 游客 -
“鱼龙沾欲动”中的“沾”可以理解为: A. 沉没
B. 溅起水花
C. 受到影响
D. 无动于衷 -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为: A. 喜悦
B. 迷茫与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比较翁万达的《浔阳晚舟》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翁万达更强调黄昏时的宁静与迷茫,而李白则表现了早晨出发时的豪情与壮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