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二十九年三月于役老河口,李德邻将军招饮秦村,席上赋示第五战区诸友》
时间: 2025-01-01 16:40:26意思解释
齐天乐
作者: 卢前 〔近代〕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9年春,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作者身处战乱中,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原文展示:
樊襄千古英雄气,征衣早迎东路。落照中条,凝烟宛洛,旗拥青山无数。匆匆钲鼓。过光化严城,暂时停驻。一角秦村,小窗盏共晚来语。台庄前事记取。突围飞万骑,呼啸归去。胜概如虹,精忠贯日,都是风云儿女。三年内渡。蓦重遇临淮,酒边深诉。不待闻鸡,只教琨起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往今来的英雄气概,身穿征战衣裳的将士早已迎接东行的使命。在落日的余晖中,中条山的景色与洛阳的烟雾交融,旗帜如同无数青山的汇聚。鼓声匆匆,经过光化严城时暂时停驻。在秦村的一角,小窗下的烛光映照着晚来的谈话。前台庄的往事历历在目,突围时骑兵如飞,呼啸而归。胜利的气势如虹,忠诚的情怀贯穿日月,这都是那些风云中的儿女们。三年间的征途,蓦然重逢于临淮,酒边深情诉说。无需等到鸡鸣,只愿琨琦起舞。
注释:
- 樊襄: 指樊哙和襄樊,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
- 征衣: 战斗服装,象征着将士的勇敢与决心。
- 匆匆钲鼓: 指战鼓声急促,彰显战争的紧迫感。
- 突围: 指打破包围,成功逃脱或进攻。
- 琨: 指美玉,用作比喻,象征着高贵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多以抗战题材为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崇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战斗和生活的艰难环境中,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钦佩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的情感深邃且富有力量,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抗战英雄的崇高敬意。开篇即提及“千古英雄气”,彰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通过对“落照中条”和“凝烟宛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战火中的宁静与思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伟大。
接着,诗中通过“匆匆钲鼓”与“光化严城”的对比,展现出战斗的急促和战士们的坚定。在“秦村”的意象中,凝聚了故乡的温情与战士的思念。最后,诗人通过“突围飞万骑,呼啸归去”展现了胜利的豪情,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思考,深刻而富有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樊襄千古英雄气”:赞美历史上英勇的将士。
- “征衣早迎东路”:身穿战斗服装,早已迎接前方的挑战。
- “落照中条,凝烟宛洛”: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映衬战争的背景。
- “匆匆钲鼓”:鼓声急促,暗示战斗的紧迫。
- “突围飞万骑”:描述突围的壮丽场面,表现战士的勇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胜利的气势比作“如虹”,形象生动。
- 对仗:如“匆匆钲鼓”与“暂时停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入,增加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英雄: 象征着勇敢与无畏。
- 征衣: 代表着战斗与奋斗。
- 落照: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 秦村: 代表着故乡与温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樊襄千古英雄气”中的“樊襄”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历史英雄
- C. 地名
- D. 战争武器
-
诗中描述的“匆匆钲鼓”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宁静
- B. 战斗的紧迫
- C. 节日的喜庆
-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破阵子》与卢前的《齐天乐》均以战争为题材,前者更加强调个人的英雄豪情,而后者则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与故乡的思考。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抗战时期的文学创作》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