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篷窗听雨,用高观国韵》
时间: 2025-01-03 22:4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平生风雨难追忆,今日人天俱远。
峭壁霏青,澄滩罢浴,淡淡漓江烟晚。
窗唇卧览。正影入灯飘,声催愁黯。
真个嘈嘈,闻弦白傅情怀减。
板桥西去遥望,訾洲载酒处,帘深未卷。
箫鼓江天,筝琶既落,省得桂林幽怨。
新晴旧苑。叹今宵孤寂,未殊游观。
夜半谁眠,钟声增数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平生经历的风雨难以重温,而今日与世隔绝,人与自然的距离显得遥远。峭壁上青烟缭绕,澄清的水面安静地映照着漓江的晚景。窗边我静静地欣赏,影子在灯光下摇曳,声音更是催促着我的愁绪。真是嘈杂的音响,听到琴弦的声音,情感却渐渐淡减。远望板桥西去,曾经饮酒的地方,如今帘子深深未卷。箫鼓声在江天回荡,筝琶声已落,反而使得桂林的幽怨无处诉说。新晴的老园中,叹今宵的孤寂,游观的心情并无不同。夜深人静,钟声渐渐响起,数着点滴的时光。
注释
- 平生:一生,经历。
- 风雨: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 峭壁霏青:形容山壁青翠,薄雾缭绕。
- 澄滩:清澈的水滩,象征宁静。
- 窗唇:窗边,形容静谧的氛围。
- 嘈嘈:形容声音嘈杂。
- 白傅:形容琴声清白动人。
- 板桥:指通往远方的桥,象征离别。
- 箫鼓江天:指音乐与江河的结合,描绘音乐的美感。
- 桂林幽怨:指对桂林的思念与怨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章士钊(1881年-1964年),字希夷,号石轩,江苏镇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章士钊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情感,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中期,正值历史变迁之际,作者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齐天乐》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开篇便以“平生风雨难追忆,今日人天俱远”开宗明义,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回顾与感慨,似乎在述说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峭壁霏青,澄滩罢浴,淡淡漓江烟晚”,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漓江晚景,既有山水的壮丽,又有心境的悠然。词中对声音的描绘,如“声催愁黯”,使得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愁绪的交融,体现了词人心中复杂的情感。
整首词结构严谨,意境深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孤独的反思。特别是最后一句“夜半谁眠,钟声增数点”,更是以钟声的回响,深化了孤寂的主题,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风雨难追忆:表达了对过往艰辛岁月的无奈与追忆。
- 今日人天俱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 峭壁霏青:形象地描绘出青山上轻雾缭绕的景象。
- 澄滩罢浴:水面清澈,象征宁静。
- 淡淡漓江烟晚:描绘漓江晚上的朦胧景色。
- 窗唇卧览:窗边静静欣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声催愁黯:声音催生愁绪,使得心情更加沉重。
- 真个嘈嘈,闻弦白傅情怀减:听到音乐声,却感到情感的减弱。
- 板桥西去遥望:遥望远方,象征离别与思念。
- 箫鼓江天,筝琶既落:音符在天地间回荡,音乐的余韵。
- 新晴旧苑:描绘宁静的园景,感慨时光流逝。
- 叹今宵孤寂,未殊游观:对当下孤寂的感叹,游观的心情未变。
- 夜半谁眠,钟声增数点:夜深人静,钟声响起,寓意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艰辛比喻为风雨,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拟人:通过声音的描写,赋予了声音情感。
- 对仗:在句式上保持对称,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孤独与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挫折。
- 峭壁:象征坚毅与永恒。
- 漓江: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人生的感慨
- C. 对历史的追忆
- D. 对爱情的思考
-
“夜半谁眠,钟声增数点”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平静
-
“澄滩罢浴”中“澄滩”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面
- B. 浅滩
- C. 河流
- D. 湖泊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章士钊与李清照的作品,前者侧重于对自然景的描绘与人生感慨,而后者则更直接表达对情感的思考与抒发。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出深刻的内涵,但侧重点不同,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章士钊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