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时间: 2025-01-04 11:0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好客风流玳瑁簪,
重檐高幕晓沈沈。
绮筵霜重旌旗满,
玉帐天清丝管声。
繁戏徒过鲁儒目,
众欢方集汉郎心。
寒笳一曲严城暮,
云骑连嘶香外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情好客的宴会场景,主人戴着华丽的玳瑁簪,重重的屋檐和高高的帐幕在清晨显得格外沉重。宴席上,霜气弥漫,旌旗招展,玉帐内清冷的天空中传来丝管乐声。繁华的娱乐似乎只是过眼云烟,大家的欢乐聚集在汉朝的豪杰心间。寒冷的笳声在城外的黄昏响起,骑马的旅人在香气弥漫的树林中嘶鸣。
注释
- 玳瑁簪:用玳瑁制成的簪子,象征高贵与华丽。
- 重檐高幕:形容宴会的场所装饰华美,檐角重重叠叠,帐篷高高。
- 绮筵:华丽的宴席。
- 霜重:指空气凉爽,霜气弥漫。
- 丝管声:指乐器发出的声音,营造出宴会的热闹气氛。
- 寒笳:寒冷的笳声,笳是一种乐器。
- 云骑:骑马的人,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 鲁儒:鲁迅曾称鲁国的士人,指代那些有学问的人。这句暗示娱乐活动在知识分子眼中是浮华而短暂的。
- 汉郎:指汉代的士人或豪杰,体现出宴会中的众人皆欢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士人的志向与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人雅士聚会频繁,诗人通过宴会场景展现士人之间的交往与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带领读者走进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描绘了宴会的热闹与华丽。诗的开头以“好客风流玳瑁簪”引入,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主人公的好客与风流韵事使宴会充满生机。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用“重檐高幕”展现了宴会场地的华丽,而“霜重旌旗满”则增添了一丝清凉的感觉。随着“玉帐天清丝管声”的出现,乐声在清晨的空气中流淌,仿佛将人们的心情也映衬得更加欢愉。
进入后半部分,诗人则转向对娱乐活动的反思,提到“繁戏徒过鲁儒目”,让人感受到这种欢乐似乎是转瞬即逝的。最后两句“寒笳一曲严城暮,云骑连嘶香外林”则在宴会的欢乐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再热闹的场合,也难掩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又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哲思,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好客风流玳瑁簪”:开篇点明主人好客,形象高贵。
- “重檐高幕晓沈沈”:描绘宴席的华丽与清晨的宁静。
- “绮筵霜重旌旗满”:宴会的热闹与寒意交织。
- “玉帐天清丝管声”:音乐声中的清冷感。
- “繁戏徒过鲁儒目”:对浮华娱乐的反思。
- “众欢方集汉郎心”:欢乐的聚集,强调人际关系。
- “寒笳一曲严城暮”:音乐与黄昏的结合,带来一丝忧伤。
- “云骑连嘶香外林”:将场景扩展至外部世界,增添诗的层次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重檐高幕”与“寒笳一曲”,形成对比。
- 比喻:如“繁戏徒过鲁儒目”,用“徒过”表现无奈。
- 拟人:如“云骑连嘶”,使景物更有生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宴会的热闹与对浮华的思考,表现出唐代士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文人对欢愉与忧伤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玳瑁簪:象征高贵与华丽,代表主人身份。
- 重檐高幕:体现宴会的规模与奢华。
- 霜重:暗示季节的变化与清晨的宁静。
- 丝管声:代表宴会的热闹与欢快。
- 寒笳: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思绪的冷淡。
- 云骑:展现了宴会后离去的情景,寓意人生的过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玳瑁簪”象征什么?
- A. 贫贱
- B. 高贵
- C. 普通
- D. 乡土
-
诗中“寒笳一曲”是指什么?
- A. 热闹的乐声
- B. 悲凉的乐声
- C. 唱歌
- D. 舞蹈
-
诗人通过宴会场景想表达什么主题?
- A. 友情
- B. 人生短暂
- C. 国家兴旺
- D. 自然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宴会赋》
诗词对比
杨巨源与王维:杨的诗更注重宴会的热闹与浮华,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淡泊。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概论》
- 《杨巨源研究》